表情,为啥要那么深入的感知?也许大家会觉得作者这样重视表情微表情太过分了。
其实不然,作为探究灵魂的文字堆积,对于表情与微表情的描写与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表情是极为重要的信息媒介,发生误判是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的。
就像前文提到过的那个假设,有人对您说一句话,“好的,听你的,都听你的,好吧?”
我们是否可以深入地体验,是否愿意去模仿去演练去感知,表达者可能存在的各种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语音语气语调,是否可以探究出存在不同内心的细微意涵呢?
如果您用静心去感知了,是否感觉到很大不同呢?
同样地,在一部小说或者一部影视剧中,表情与微表情的展示,我们可以感觉到,这里可能暗示着剧情的发展,或者是某个转折的伏笔。这样的细节性刻画,可以令人们更加贴近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轨迹,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和情感过程更加符合人性特征。
所以在这里,我们深入交流表情和微表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人类的生物讯息。
当然如果因为看了本书关于表情微表情及心理剖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人,尤其是认识自己,那么就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和定位,从而避免很多误会或风险。
所以对表情和微表情的剖析与再认知,对于我们实现人生目标也是很有意义。
这种影响力可大可小。
小到误解某位女孩的心思,导致了情感轨迹变化,感叹人生无法穿越回到过去,岁月原本的静好,却是有心被无法认识内心而自我捉弄。
大到诱导进入局,不识人心而误听误信,导致生命事业可能遭受粉身碎骨的绝境,甚至家国破碎的伤痛。
以下是关于表情和微表情的剖析。
人的脸部可以通过表情为媒介来传输信息,因此我们把表情称为是一种信息传输器。当人们“阅读”一张脸时,有非常多的信息会呈现出来,需要人们去发现其奥秘。
其中的奥秘包括脸部的基本结构和肌肉特性:这张脸很长且棱角分明,还是又圆又胖?通常,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后,人们会翻阅名片夹,在认识的人里找出脸型相似的人。人们也会通过人们的眼镜、化妆、纹身或穿孔等人为装饰来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通过“表情”,人们就能断定一个人是不是喜欢某另外个人。通常人们把这归因于下意识、直觉或是“本能感觉”,但是研究人员发现:眼睛收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微表情。
表情持续的时间有长短,有些表情瞬间略过,让人难以察觉。这些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就是心理学名词微表情。这些微表情往往比长时间持续的表情,更能揭示人的真实感情和情绪,甚至是潜意识领域的内容。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微表情——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这种反应在一个情绪唤起事件之后快速出现而且很难抑制。
它们恰能揭示人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微表情是有助于识别谎言的非语言行为,之前提到的短暂地显露出来的面部表情,如果它们与随后有意呈现的面部表情不一致的话,那么可能是此人在说谎的标志。
比如,你问一个人是否喜欢一样东西(你所说过的或其他任何东西),在他反应时密切地关注他的脸。如果你看到一个表情(比如皱眉)之后紧跟着另一个表情(比如微笑),这就是他撒谎的信号——他正在表达一种观点或反应,而实际上他的真实观点是另外一个。
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做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在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虽然人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对别人表情的理解。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且其中不含有“微表情”,就能断定这人是高兴的。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会更倾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另外,除了指短暂的表情外,微表情在应用上更倾向于指代那些被抑制的表情。譬如说在明显悲伤的情况下,某人表现出大部分悲痛的表情,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翘。这时,这个人明显希望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但是却不由自主的出现了微笑的微表情。由于自身理性的抑制,表现的不明显亦或较为短暂。类似这样的差异在微表情分析中更为常用。
以后还有很多很多关于表情微表情的剖析。或是由故事人物展示出来,或许是一大段,一整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