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成年人也是一样的理智,但这种冷漠,和年少者的认知是大概不一样的。年少者,其实大多数并没有感到所谓悲伤的痛苦,更多的感觉应该是一种必须执行的礼仪规则而莫名其妙地执行而已。
而那些真正理性冷漠的人,他们即便知道情感纽带在哪里,但是理性冷漠告诉他们,我和那个躯体没关系。我是局外人而已,就像加缪作品里的那个局外人一样,仿佛灵魂被抽离开从高空俯视葬礼,从客观上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不可逆反,死去的人也不会回来,因此悲伤和眼泪大部分是给活着的人包括自己的一种表演,告诉所有人“我很难过”。
年少者一直不知道是否有情。甚至有些人一直以为是自己薄情,因为哭有啥用?
等到他长大,想哭却哭不出来,他才会知道冷漠之冰冷的难受。
因为恐惧,愤怒,哀思,委屈,眼泪,欢笑,都是在死亡焦虑下的一系列自我保护方式。
仔细研究七情五志,研究人的一生,有些人能发现,目睹亲人死亡的死亡焦虑一直埋葬在我的潜意识层里。预演死亡发生,在很多人的大脑里会不自觉地蹦跳出来,让人猝不及防。因为死亡的潜意识就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譬如可以感知为疾病妄想,这也许和曾经感知老人的死亡都是由于癌症有关系。当身边人的暗示或加上网络信息的心理影响,导致有些人,恐惧死亡二对号入座,陷入更深层次的焦虑。
有些书,关于生命意义,关于生死之间,深入思考的探求,就像是手术刀一样剥开了人们的内心,进一步剖析生命科学及自由意志与死亡焦虑的关系。
在认知和接纳与“死亡相关的焦虑问题”,可以让我们感到焦虑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像阳光到辐射能之于植物世界。
人们恐惧的是自己死亡,焦虑自己的生命安全,必定会对生命力量带来的巨大影响,这种力量而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恐惧焦虑,是自己的死亡带给自己所重视的人悲伤以及死后被人遗忘(即精神世界的死亡)。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能给人类的进步发展,带来较大的心灵解码作用。
生命意义的探索过程,在告诉我们,这个意义的最大启示就是,“死亡会摧毁人的**,但是有可能成就人的灵魂”。
这并非简单去类比某些宗教的死亡仪式,即便看似信仰有些类似,但是其实不完全一样。
这里的生命意义,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没有假设一个无数多终极的世界,可以供人无限的死后在复得生存,而是通过生命死亡的残酷与时间的一维性,让人更好地意识到生命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