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和朴素的人们在一起
“我从藏区来,那是我的家”,我从汉区来,那也就是我的家。
那一天早起,乡党委书记带着我及几个新老同事(新是同我一样新分配去的,老是在那边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从县城出发,爬山涉水,山是要爬的,水就不涉了,沿途没有水源,经过村庄到村民家中赶紧补充水份,因为到下一个村庄又不知道得是几个小时后的事情了,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水是生命的源泉”。新分来一个女同事实在是走不动了,书记带着她及女同事在村子里歇脚了,问我要不要一起歇脚,我毅然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紧跟两个男老同事的步伐,在月亮早已高高挂起的时分终于到达了新工作岗位的地方。两个本地的老干部,一个人大主任,一个专武部长在驻守。坐在钢火炉旁显得有些无聊(高原早晚温差大,白天火辣辣的太阳,到了晚上就还感觉有一丝冷,因为那时还没有通电,而且钢火炉功能比较齐全,更是取暖、做饭等的工具,那是那个地区家家必须物品)。我们的到来,多少两位老干部有些诧异,毕竟时间也不早了,他们都准备休息了,也有一丝好奇,毕竟有我这个新面孔的到来,一阵寒暄后,实在太累了,草草的吃了些饭,向两位老干部道晚安,“以后就在一起工作了,望二位老干部不辞吝教”。
一夜无语,第二日睡到日干三头才起床,了解下乡政府周边的环境,以后毕竟是工作的地方,一眼望去,远处一条湍急而江水不是很清澈的河流,那便是大名鼎鼎的金沙江,乡政府后面背靠光秃秃的大山,山上除了一条引水渠流经处有些绿色外,山头上怪石嶙峋,那一定是被风长久蚀过的因素。而且昨天就感受到这里风很大,乡政府办公地成一个“凹”字型,不知谁丢了一个饮料瓶在院内,风带不走它,在院内,它被折腾了一晚上,直到天快亮了,风停了,它才安静了,我也不在被他折腾了,虽然累,还是天亮才睡着。在距乡镇府坎下20米的地方,传来了读书声,那应该就是乡中心校了,学校的房屋显得比政府的房屋要好些。正在发愣时,昨天一同来的一个同事来到了身边,找你吃饭呢,我说看下周边的环境,他说过以后有你看够的时候。在简单的交流中,得知学校隔壁矮小的房屋是卫生所,周边有三座相对大一点房屋是三户村民的房屋,其他就没什么建筑了,也就是说,乡镇府周边仅有三户人家。不知是一个单位守护一户人家,还是一户人家守护一个单位。
慢慢的也了解了乡情,同事们也熟悉了,和学校的老师,卫生所的医生也打得火热了,才知道我是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就我一个汉族,其他都是本地的少数民族干部,被分配到这里来工作的外地汉族几乎没有,但不阻碍我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感情。也许是条件艰苦,天天相见,大家心里少了许多勾心斗角,在一个地方工作就是缘分,大家都朴实无华。那时候基本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不是不做工作,条件限制,来个朝九晚五,那是不是太不人性化了,用当时县委领导的话说,能在这种条件下坚守的都是好同志(我也算其中一列吧)。醒来了,肚子饿了,乡上没做饭时,到学校里把老师的饭菜洗劫一空。老师们可不会睡觉睡到自然醒,虽然学生不多,一到六年级每个班就几个孩子,那也得负起责任。
时间每天都感觉过得很慢,白天最大的爱好就是把同事们被盖藏起来,晚上睡觉发现不在了;或者互相泼水,搞得一天换好几次衣服,比城里人还讲究。每天在烛光晚餐后,抱着吉他,开始KTV时间,一起面对金沙江水把烦恼倾诉。晚上当然是酒吧时间,一副扑克牌,划拳,碰灯笼等各种游戏,一杯啤酒,一杯白酒,那是相当的惬意。记得那时候书记经常会对我们说,你们年轻人,酒可以喝,但这生活条件不好,不要每天都喝太多。当然他是责任,更是关心。
言而总之,自娱自乐着。但不代表我们一无所事,该干的工作还是得做好,我们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政策,传达上级的安排指示,落实惠民政策,做好防火、防汛等等系列基层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由于交通落后,通讯闭塞,人居居住分散,资源贫乏,每年除了在松茸采集季节,村民们赚取一点收入外,大多时候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民风朴素,村民纯朴,难怪我这样一个外地干部,虽然语言不是很通,一个人都能到村里面交流沟通好各项事宜。正是基于这些,对以前的日子还记忆犹新,同事和村民们都很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