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了两位幕僚的描述之后,赵俊臣已是在心中逐渐勾画出了太子朱和堉的目前形象。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个稚嫩版的德庆皇帝。
相较于德庆皇帝,也许还残留着一些道义底线,也许并不似德庆皇帝那般灵活变通,也许有更多一些魄力与坚持,但行事作风已经趋于一致了。
譬如说引入“周党”为己所用的制衡手段;
譬如说从来不让任何人知晓全部消息的秘密主义作风;
譬如说看似放权、实则紧盯、随时准备干涉的管理策略;
譬如说兼容并蓄、不问黑白、只看结果的用人之术……
不同于前任太子太师肖温阮的“上行下效”、“以身作则”;
不同于赵山才的“事缓则圆”、“防微杜渐”;
不同于赵俊臣的“利益结合”、“切合时宜”;
不同于周尚景的“因势利导”、“公私兼顾”……
这些手段,完完全全就是德庆皇帝的行事风格,也就是最纯粹的帝王心术、驾驭之道。
做出这般结论之后,赵俊臣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是有些遗憾,又似乎是有些满意。
*
当初,在朱和堉离开京城之前,赵俊臣曾与他有过一场密谈,持续了整整一下午时间。
期间,赵俊臣也曾向朱和堉讲解与灌输了许多东西,包括认知观念、思考角度、以及方法论等等,就是希望朱和堉的想法理念能与自己逐渐趋近。
在赵俊臣看来,只要朱和堉可以全盘接受自己的想法与理念,两人的未来目标就会完全相同,也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盟友。
但很明显,在朱和堉的内心深处,对于赵俊臣依然是存着芥蒂、隔阂、以及防范。
所以,他最终并没有完全接受赵俊臣所灌输的诸般理念,反而是刻意仿效了他所熟悉的另一个人——也就是德庆皇帝。
毕竟,肖温阮所指引的那条道路,实在是太艰难了,时不时就会受到挫折;赵山才所指引的那条道路,随着赵山才的英年早逝也同样走不通了;周尚景的行事风格对于心机智慧要求太高,也同样不适合朱和堉……
这般情况下,若是朱和堉还想要为自己寻到一条未来出路,又无法接受赵俊臣的理念与做法,那么他也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也就是效法德庆皇帝。
或许,对于朱和堉本人而言,这不仅是最后的选择,也是最稳妥的选择。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俊臣自然是深感遗憾。
这般情况,就意味着两人之间的未来合作,因为观念之间的不同,最多也只能是貌合神离。
但与此同时,赵俊臣也是乐见其成,因为德庆皇帝见到朱和堉刻意模仿自己的情况之后,必然是深感欣慰,认为朱和堉终于是理解了自己。
这样一来,朱和堉将来遭到废黜之后,东山再起的成功机会也会再增一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