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五章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

翌日,周不疑与舅父刘先决定分头行动,由刘先去说服那些自己门下的门生故吏。

这些次等士族,虽难据高位,但族人多在军营中充任基层军官,虽不必劝其必言主战,只要在破城之时,保持观望,不相助蔡瑁即可。

一旦刘备军入城,与蔡蒯之流正面相向,大肆宣扬公子刘琦旗号,这些次等士人定会有大部分调转风向。

刘先乃官场老练之人,当年能狠心把十三岁的周不疑质于曹操府中,便知刘先政治手腕的狠硬。察人劝善,心机话术,自不必多讲。

而周不疑此行更加艰巨,他是去挖城内边郡驻军的墙角。

军营之中,动辄得咎,便会刀剑在颈,因此既要很慎重,又要讲策略。

八郡驻军,自然是由州中八郡抽调而来。后人皆言荆襄九郡,实则在刘表之时,只明确有八郡,即七郡之外,又从南阳郡分出一个章陵,亦郡亦城,是为重镇。

刘表死后,荆州被三方割据,各立新郡,四分五裂,远超九郡,但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

刘表后期的荆襄九郡之说,实际上是指七郡二城:

南阳、南郡、江夏、长沙、桂阳、零陵、武陵,此七郡。

再加上襄阳和章陵这两座重镇,此即七郡二城。

襄阳本属南郡,位置偏北,与郡治江陵,扼守南郡南北两端。刘表迁治襄阳,是为荆州中枢,屯有重兵。樊城为屏,汉水为池,天下腰膂,虎视宛洛,地位极其重要,因此有单独的大量驻军。

章陵属于南阳,但位置偏南。章陵太守黄射,驻兵之处乃是白水乡,即光武帝乡,地位极重。

又因刘表数次拔让南阳北部,收留张绣与刘备作为屯兵之处,利用其北抗曹操,而刘表另屯兵章陵。章陵北厄随枣走廊,是江夏郡的重要屏障,因此屯兵以备不虞。

故南阳郡在刘表时期已经南北分治,北边宛城最终陷曹,南边章陵屯兵帝乡。

由此军事部署可知,刘表集团延续二十年来强干弱枝的军力部署,真正统治的荆州腹心区域也就区区三郡,南郡、章陵、江夏。

而这正好与蔡瑁的履历相吻合,蔡瑁就曾先后出任三郡太守,之后便进入刘表镇南将军幕府,染指权力中枢,担任镇南将军军师,军队总参,名义二把手。

至于三郡之外的荆南四郡,大都在望风而动,无论襄阳城内的高层主战还是主降,分蛋糕的时候他们这些边郡也分不到多少好处,甚至还有被曹操撤职换将的风险。

这便是察人心迹,今日若能策动南四郡驻兵,那也将近四五千人,在这襄阳城内,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等人马不仅能够接应刘备破门,甚至也能趁乱去将军府抢一抢功劳!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数多了,胆子大了,谁还愿意只在城门下当炮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三国:曹操招赘,我偏硬娶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