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这东西,越往上位置越少。县令可以有几百个,但太守只有几十个,刺史只有十三个,三公只有三个,皇帝只有一个。
主官副手总有填满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地方的‘掾吏’可能还有位置。
不过这玩意在很多地方,很多时代,其实多少都有‘传袭’的习惯。很多小吏的儿子,会继承自己的职位。这个习惯到近代还有,比如不少工厂的老工人会提前退休,把自己的职位让给自己的儿子。
官员也需要一些对地方了解的老人,帮助自己的治理地方,只要能力不太坏,一般不会破坏这个传统。而且任命小吏,本身是县令的特权。只有县尉和县丞,是国家任命。
有些小县,甚至只设县长,不设县令,那就不会有县丞。县令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解决的办法也有,那就是公务员制度。把所有官吏都编入‘公务员’的范围,给予正式编制,允许‘小吏’也有升迁,最终成为高官,甚至进入六部任职的权力。
只是这个对目前来说,还有些太超前,所以刘韬没搞。
毕竟这个制度出来后,不管你多么有才华,都必须要从办事员开始做起。然后熬履历刷政绩慢慢上升。凡事有利必有弊,后世为了刷政绩,把地方经济弄得一团糟的可不少。
这个时代,却认为有才能的,应该得到更高的位置。甚至觉得这样是对他的尊重,人才也能更忠诚的为你服务。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可扣除他这个穿越者,一个人站在他的面前,他有什么才华,一般来说谁知道?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穿越到三国,看到郭嘉吊儿郎当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你怎么确定这个人是有才华的?
然后问题就出来了,万一其实郭嘉没有才华,给他军师的职位,结果他把自己带到坑里,而且还是巨坑,一下子把自己的家底都给坑没了……
又比如,郭嘉有才华,但没有给他合适的职位,于是这位直接就跳槽走人了。历史上这位投靠过袁绍,后来由荀彧引荐给曹操。换个角度,如果不是前面戏志才才能让曹操惊艳到,在问‘谁能替代他’时,又是荀彧这样人才举荐郭嘉,曹操会重用郭嘉吗?
量才适用,谁都懂,做就非常难做。把不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合适的职位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人的职位越高越容易出问题。
所以后世,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最多都是换个岗位。考都考上公务员了,那至少会有个岗位适合他的。高层不行,基层还能考虑一下嘛!
最后稳定了,哪怕没有出色表现,但至少能适应,那也就这样。万一真的找到合适的,然后迅速累积政绩上来了,自然会感慨:好在没有错过一个人才!
在这个角度来看,刘韬其实觉得后世的公务员制度,还是有可取性的。只是监管方面,还需要加强而已。至少把纯粹刷政绩的行为,杜绝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