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各州各郡用人情况来看,三百人洒下去,都有些不够……是否把合格线下降到七十分?”就这科举,卢植还是主动找到了刘韬,向他询问。
三百人过去考科举,能有百来人被录取已经不错了。三百人都不够,更别说百来人。
“不行,本朝的官员,自然是宁缺毋滥。”刘韬摇了摇头,“以前都是那么艰苦过来,继续艰苦一段时间呗,反正按照正常来说,两年后依然会有一场科举。”
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说了,原定秀才也是可以出仕的,只是只能为吏不能为官。各地缺乏多少掾吏,把空缺给报上来,然后发个榜让秀才们去报名,让地方择优录取便是。”
也没什么择不择优的,不算进士和举人的部分,百来个秀才还不够地方分的。
卢植闻言也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一千人里面选拔出来的三百秀才,哪怕没有考过科举,也的确算有些才学。
为官或许还不合格,但当小吏那问题是不大的。
原本也的确定下,秀才也可以进入官府任职,不过除非是边郡,否则估计不可能为官。而且也就是现阶段,以后官员多了,估计边郡那边的一个县丞或者县长,都得是举人。
同时,成为地方吏员,那也算是进入体系里面了。只要好好工作,考核优秀,那么还是有一定概率,能够逐渐成为县令或者县丞的。
朝廷的讨论,到这里也算告一段落,通过一些内部的渠道,这个消息自然也散布了出去,让天下人明白,刘韬对科举的重视,以及科举出来的进士,含金量有多高!
就如同后世,清华北大也是大学生,三流野鸡大学也算大学生,函授、夜大和电大也算大学生,可哪个含金量更高,现代人都知道。
追求数量没用,重点还是含金量方面。而且刘韬要塑造的,就是‘科举才是唯一通天路’这个概念。让天下各地的乡绅,豪族和士族,都不要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妄想。
三天的科举时间,说长不短,说短不短。对于很多人来说,决定他们这辈子命运的时刻,就在这三天之中。
当然两年后他们还有机会,不过越老越难升迁,这个是公认的。三十几岁才通过科举成为县令的士子,估计就算做到退休,最多也就是当到太守一级。
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放榜的日子,别说第一次参加科考的考生,就算已经第二次参加科考,不少考生还是很紧张,甚至更加急躁。
第一次的落榜,显然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了不少的阴影。不过如果这样一辈子都走不出来的话,那么估计也很那成大器。
这个世界很多人,平时学霸,考试就成学渣的,所以考试心态问题,在后世也是引起广泛重视的。只是心理辅导这玩意,就算刘韬穿越过来那阵,也没有完全完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