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份在北非殖民地的石油利益,意大利人应该会更加注重他们的海军建设了吧?”坐在前往班加西港的车辆上,方彦自顾自的喃喃低语道。对于同样是贫油国的意大利来说,这座在利比亚沙漠深处发现的储量极多的巨型油田,绝对可以堪称是其振兴国民经济的一针兴奋剂;这不仅能让罗马政府省下大笔的石油购买外汇,还能由此拉动国内包括炼油、化工在内的诸多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失业的同时提升经济。而对于当前执政的法西斯党而言,这种良性的经济发展也能同之前的民主政权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根基。为了维护这份利益,罗马政府于公于私都要进一步强化海军,以保证其对地中海的海洋使用权。
汽笛长鸣,涛声悦耳,伴随着夕阳绚丽的晚霞,海星号油轮收起了泊位中的锚链,载着方彦朝北方彼岸的意大利本土缓缓航去。由于深处荒漠的约夫拉油田的条件实在不能恭维,不仅昼夜温差奇大、且严重缺乏足够的淡水和新鲜食物;因此方彦在对厂内的情况了解完毕之后,就即刻踏上了返回的路途。根据油田负责人介绍,厂内的员工们已经练就了一套用沙子洗澡的本领,以应对淡水匮乏的条件。方彦显然没有兴趣去尝试这种新项目,尽快离开此地成为了他最佳的选择。
“未来在这里还会爆发一场大战,但愿我今天所做的能够改变历史位面的结果。”看着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非洲大陆架,方彦眼眸中精光闪动。他不会忘记另一个世界中的北非战役,同样不会忽视地中海对盟军战略的重要意义:历史上英美对德国发起反攻的号角,正是在北非大漠首度吹响。而在完全击溃了德意非洲军之后,美英盟军随即连续对西西里和意大利本土发起了登陆战役,从南翼直接威胁到德国在欧洲的统治。如果从阿拉曼战役爆发的1942年10月开始算起,这一时间段比后来的诺曼底登陆要早了整整20个月。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盟军早就对德国开辟了反攻的第二战线,只是战争规模没有后者那么庞大罢了!
有鉴于此,方彦必须铲除这个美国能用来反攻欧洲的第二桥头堡,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快速将英国势力逐出苏伊士以西的土地,在美国的工业生产尚未完全爆发之前,就把地中海完全变成轴心国的封闭内湖。倘能如此,德意两国的力量就能被轻松投放到北非地区,这足以对跨洋远征、装备和人员在初始时都十分有限的美军造成致命的打击。毕竟美军的每一名士兵、每一发子弹,都要靠运输船从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运送而来,其所能投送的力量和地理距离直接成反比;就算其工业再怎么开挂,在没有英国支持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有力量和主场作战的德国进行交锋的。如此一来,凭借着整个大西洋作为天堑,德国就能和美国这个开挂国家划洋而治,从必败的格局中争取到那一丝的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