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一天天临近,柏林奥运会的热烈气氛,逐渐成为了这片中欧大地的主旋律。在国社党当政之前,希特勒曾经对奥运会不屑一顾,并公开宣称应该坚决抵制这种劳民伤财的表面功夫;然而当他通过冒险、一步步挣脱强加在德国身上的枷锁的时候,他对奥运会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希特勒敏锐地注意到,这种国际间的体育盛会,能够对他的和平宣传起到极大的推助作用。尤其是在德国重整军备的动作已经大得惊人的当前,他更是迫切需要将周边近邻的紧张神经重新麻醉安抚下去,这样才便于他展开下一步的积极行动!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对国际奥委会频频伸出橄榄枝,并用他一如既往的和平蜜语,让后者做出了1936年奥运会仍旧在原定的柏林举行的决定。而为了向全世界展现出德国最好的一面,希特勒可谓是殚精竭虑:他不仅投入了足可建造一艘重型战列舰的资金,兴建了包括能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馆在内的众多比赛馆,而且还大打文化牌,提出了别开生面、但却蕴含了无尽的美好和平意义的圣火传递。进入6月下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均已基本完成;站在浩大壮阔、宛若天阙神宫的奥运主场馆中心,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渺小卑微的感觉!
与此同时,对犹太人和天主教徒的迫害也停止了。诸如“犹太人恕不招待”的牌子从公共场所悄悄摘下,全国都装出最规矩的态度。与苏联那基于人民的穷困疾苦、和施政的残暴苛刑,所做出的遮遮掩掩的丑陋姿态不同,同为****独裁体制的德国显得非常大方,欢迎外国人到自己国内的任何地方参观、旅游、和访问,除了集中营和军事设施之外——而后者在任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来自英美等国的观察家和记者,对所看到的情况印象非常深刻:这显然是在希特勒领导下团结一致的一个快乐、健康、繁荣、和友善的民族,这与他们在报纸上读到柏林电讯时所得到的印象截然不同。甚至连在世界大战时期担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如今也来到柏林访问希特勒。他在离别时带回去对这位元首大为倾倒的印象,并且公开称赞这位元首是“一个伟人”。有眼光有决心解决现代国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失业问题,而这是英国仍在溃烂的一个创伤。
看到这些亲历者的真切文字,民主世界的人们顿时对德国的看法大为改观:即便是他们对国社党的集权统治仍旧没有丝毫好感,但也变得至少是能容忍新德国了。不知不觉间。中欧大地上的局势再度随着希特勒放出的烟雾弹而缓和下来,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戒心大大消退,而这也正遂了希特勒处心积虑的目标期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