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学艺术与生俱来的文艺评论怎样?著名文艺评论家孙荪曾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作家好比是木头,评论家则是木耳。”我以为孙荪的这一断语说得太理想化,太善良了。若说“评论家应该是木耳”,似乎更贴切一些。因为事实上,木头不仅生木耳,还会生蘑菇,生野草,生苔藓……向木头上钉钉子,用斧子劈它成柴,锯成锯末……可以说都叫“评论”。
生木耳,是于人有益,可以做美味进食,营养作用颇多,但用刀、斧、锯这类利器去评论,得到的是什么?木头畏惧斧加之,就会一律按照预先允许的“规范”去生长,这样去要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花儿长出去前先就要想:我不依“政治标准”长出去是什么花?恐怕狗尾巴草也不是!谁愿意辛辛苦苦爬格子滋长出“毒草”呢?
文学艺术,它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歌颂”和“暴露”,它还有“告诉”“讽刺”“调侃”“和息”“要求”“给予”……诸多中性的心理作用。用了“阶级标准”这把唯一的尺子,不是这,便是那;不是拥护,肯定就是反对。表述了改革家,工人农民“火热”的生活,农民起义,那就是“主旋律”,否则,你的嗓门天赋高了,不单当你是帕瓦洛蒂,还会听你是“噪音”,掩耳而走,甚或“吾虽不及师旷之听,闻弦歌而知雅意”——当你别有用心也可未知。
用“政治标准”衡量蔡先生的这部书怎样?它既不是“纯文学”,也不是“雅文学”;它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造历史,它有歌颂,也有暴露,更多的却是“告诉”、“讽劝”,浩如烟海的历史表述中颇不乏人文思想社会流俗的探讨与调侃。它绝对不可能被我们高层象牙塔尖端的评论居要津者列进“先进文化”的书目里头。
它进行的是人文之美的播种,是中国独有,别国绝无的美好道德的传述和表述。这样老成实在的著作家可能早已在中国“绝版”了。我的估计,历史在一个短的时期不太可能再赐我们一位蔡先生。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年历史传承记载不断的国家,这可能与我们“敬惜字纸”的民族习惯有关,除了历史,还有野史、私史、笔记、日记……配合了这一系列的体系佐证和辅助或匡正纠谬的数据、有小说、诗词、说部、传本……小到民间流传的演义故事、书摊、小曲、民歌、鼓儿哼……种种文学与艺术的烘托,众星捧月地簇拥出“二十四史”来(清史尚是“稿”,未能定正)。倘没有绝大学识,绝大胸襟器量,绝好智商与精力,要做蔡先生做的这番事业,确实有点像要求初中生演算哥德巴赫猜想般困难,或者是“骑单车上月球”那样的妄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