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上了这道奏章后天启皇帝对此非常赞同,特意下诏嘉奖了熊廷弼,废止了王化贞的计划。
王化贞因为此事颜面尽失,故而恨透了熊廷弼认为熊廷弼故意给他难堪。
其实,在此之前两人之间就已经有了小摩擦,明廷从各地调来的军队抵达广宁后,王化贞改部队名号为“平辽”,这使得辽西和辽东的百姓很有意见。
于是熊廷弼以辽人没有叛乱为由,让王化贞改为‘平东’或‘征东’,以安抚辽人,这令王化贞心中感到颇为不满。
而奏章的事情使得王化贞与熊廷弼有了私人恩怨,经略、巡抚不合的苗头已然显现了出来。
说起来,王化贞与熊廷弼之间的矛盾之所以会激化,还与毛文龙有关。
天启二年熊廷弼上书朝廷,准备实施他三面围困后金的策略,希望朝廷能联络朝鲜征朝鲜八道兵力备战。
与主张围困后金的熊廷弼不同,王化贞倾向于进攻,镇江大捷后向朝廷上书,说后金放弃辽阳不加守备,而河东失陷地区的将士日夜盼明军前来,再加上西边的蒙古人也愿意助战。
因此,考虑到后金驻守海州的兵力不过两千人,要是派遣明军前去偷袭,必能一举攻克。
在辽东的南部地区防守的后金军得知辽阳失守一定回兵增援辽阳,明军可以凭借险要的地势来打伏击,将其一举歼灭。”
王化贞的上书得到了兵部尚书张鹤鸣的认可,于是奏请天启帝派熊廷弼进驻广宁城,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驻山海关。
天启帝最终同意王化贞出击,王化贞随即率军度过了辽河,熊廷弼迫不得已出了山海关驻兵右屯,上奏说海州打下容易守住难,王化贞不应冒险行事。
最终,熊廷弼一语成谶,王化贞无功而回,两人之间的恩怨又进了一步。
王化贞为人有些刚愎自用,生性有些狂妄,好大喜功,虽然其不通军事但对文武将吏的在军事上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尤其讨厌熊廷弼,因为之前的恩怨跟熊廷弼简直水火不容。
说起来,王化贞也有几分“可爱”,他甚至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会做他的内应,并且相信蒙古人的话,以为林丹汗会派四十万蒙古兵帮他助战攻打后金。
而熊廷弼与王化贞一样性格强硬,并且气量有些小,火气一触即,平时也喜欢盛气凌人,因此朝臣大多都厌恶他。
镇江大捷后,立了大功的王化贞颇为得意,将此大捷视为奇功,其重要性直追李宏宇的铁岭大捷。
可熊廷弼却不合时宜地泼了王化贞一头冷水,说三方兵力尚未集合毛文龙就仓促动进攻,致使后金大怒把镇江周边四卫的军民屠戮殆尽,使东山军民灰心,让朝鲜君臣胆寒,令河西军队丧气,扰乱了三方并进的计划,耽误了联络朝鲜,实为奇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