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杰离开古丽饭店后并没有回家,他在车上琢磨了一会儿,决定去一个地方。这个决定,让他后悔了一辈子。
此时,张清扬正坐在书房里和郑一波研究着举报信。郑一波向张清扬分析着举报信上的东西,对于上面所列举的问题他早有耳闻。张清扬半眯着眼睛听郑一波分析每件事的可行性,结果都没看到什么破绽。要说有破绽,现在官面上唯一的证人只有阿依露,阿依露是当年项目承建商中负责采购的副总,她现在还在监狱里面。
“这种人轻易不会开口的,除非……”张清扬打断了郑一波的话,眉头深深地紧锁在一起,其实他比任何人都烦躁。
张清扬这辈子的经历太多了,从政以来遇到的凶险不计其数,在双林省与马中华的博弈更是步步险招。然而,从他到西北的第一天起就感觉到别扭,西北这是他从政以来碰到的最大难题。来了这么久还没有展开攻势,没有全面接手省委的工作,这是很不寻常的。张清扬本以为先用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打开进入西北的口子,可是他现在毫无办法。西北政坛与西北的民族一样,外人很难融合,这不是能力的因素,而是历史、文化、等等客观因素造成的难题。
要论西北干部的政治能力,张清扬不觉得他们比中原干部聪明,相比于马中华那些人,西北干部的斗争能力不值一提。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不会斗争,而是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与其它地区不同,张清扬习惯了马中华那样的方式,一时间难以接受西北这样的氛围。这就有点像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讲不清。他来到西北这么久,要不是因工作需要,还没有一位下属主动来拜访过他,这是很不正常的,但又十分的正常,因为这就是西北的个性。
西北政坛独树一帜,在干部的任用上中央管束不多,完全是由自己人推荐上去的,从这一点上足可以看出中央对西北自治的重视。对于西北的干部来说,他们只要融入了自己的圈子,跟对一位老领导,就不用发愁仕途。对于这一点,张清扬这个书记毫无办法。长久以来,上头把这里的干部惯出毛病来了,百姓闹事各地都有,但是干部闹事在其它地区可没有。但这种情况就在西北发生过,如果领导不顺我意,下面的干部真敢跳起来“造反”。
如果按照张清扬以往的性格,就像刚到双林省那样同马中华针峰相对,估计西北的干部早闹起来了。张清扬研究西北不是一天两天了,因此他不敢那么做。张清扬早就想好了,他要剑走偏锋,从小事入手,先和当地的干部拉关系,最好能在当地干部心中坚立起一定的威信。可是西北干部的自大出乎了他的想象,近来他在宣传上大有作为,影响很大,可收效甚微。在干部的眼中,张清扬只是一个好人;在老百姓心中,新书记只是一个很有背景的官二代,到西北是镀金来了。
面对这样的情景,张清扬不能再稳了,再稳下去就会被吾艾肖贝压制住了,一但被他压住,再想翻身就很难。好在张清扬一直没有出手,吾艾肖贝也没有轻举妄动,这种情况不是长久之计,现实逼着他必须做点事情出来。张清扬到西北之前,估算过自己要面对的难题,但是他还是把西北看得简单了,这里的复杂程度超乎了他的想象。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韦远方的良苦用心,如果他能处理西北的问题,未来不再话下,如果他处理不好,那么上级对张清扬将来的任用必须要重新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