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章 他是一名职业心理师。

方德泽是被一阵吵架声惊醒的。

昨晚,隔壁小夫妻来了一帮朋友,k歌、喝酒、跳舞、闹到半夜。俩人半夜三更还不肯歇,“哼哼唧唧”演室内剧,那女的分贝一会高一会低,一会细长一会急促。没办法,他用海绵耳塞,再用枕头压住脑袋才勉强睡去。

吵架声渐响,起身拉开窗帘,又是车库库主和停车车主起冲突。瓦片对板砖,看来要升级到肢体实战。他一把拉拢窗帘。

这是一个有声世界。从早晨醒来睁开第一眼,各种声音冲入耳膜。不管你愿不愿意,所有的声音从各个方向汇集,如百川归海,滔滔奔涌而来。

对门“啪”地打开,小孩跑步下楼声,混合女人尖利的喊叫声:好好听课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讲话!放学不许乱跑!要听老师的话!

沿草坪走向车库,溜苏格兰牧羊犬的老太,仰着头,喘着气嚷:宝贝,慢点啊,等一等外婆!

小广场,妇女们在跳广场舞,音响像一盆泼出的水,溅湿耳膜: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大门口,车辆排成长龙。女车主探出头和保安说话,喇叭声迅速此起彼伏,持续的尖叫,像拉响一级警报。

这是一个多么庞杂的有声世界。

他对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力。言为心声,他更擅长倾听心声——他是一名职业心理师。

下午。接待了两个案例。一个30岁女性,半年前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多次去医院检查,反复做b超10多次,显示没有病理性疾病。她坚持说喉咙里长了瘤,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精神差。

她看上去面容苍白,情绪低落。面对咨询师,目光迟疑,表情拘谨。

从心理测评量表看,焦虑和抑郁得分略高,可考虑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申明保密原则,引导做放松训练。“对,全身放松,很好。下面,请跟着我的提示来深呼吸。对,慢慢地,持久地深呼吸,感受鼻腔的细微运动,感觉意念像一股清泉流经脏腑,最后停在小腹。想像在春天的早晨,看到叶尖的露水,闻到茉莉花的香,是清甜的,还是清新的,或者是沁凉的呢?

她半闭眼睛,跟随他的指示语,表情渐渐松弛,情绪得到缓解。垂下头,“嘤嘤”地哭泣。如他所料,又是一例因配偶有外遇引发的心理问题。比较特殊的是,她的丈夫是一名同性恋者,婚前有性伴侣,结婚是为了应付父母。现在丈夫向她摊牌,表示不会放弃同性伴侣,叫她去找个情人生孩子,以保持婚姻形式上的完整。

这个案例单从症状表象看,很容易诊断为强迫症或者疑病症。

是长期的精神压抑,导致身体发出了信号——她吞咽着无法向人诉说的耻辱与愤怒。通过放松训练,情绪能够在第一次咨询中疏泄出来,是好现象,接下来会比较顺利。把心中的瘤拔除,躯体感也会消失的。这样的来访者是受咨询师欢迎的,以女性和未成年人居多,会比较认真地配合咨询师,共同探讨,商定,协调,从小目标开始,一步步帮助她、引导她往完善自我的终极目标推进。

以方德泽的经验,这样的案例一般五到八次差不多可以圆满收工。

第二位是个10岁男孩。小脑袋头发稀疏。妈妈说大概两个月前,每次做作业后,发现桌底下有他掉的头发,考试前脱发更多。去看医生,医生配了药,同时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些都是程度比较轻的一般心理问题。做完咨询,时间快五点。夕阳斜照,玻璃窗镶嵌一层薄薄的金晖。

今晚去爸妈家吃饭,他要先去人民医院接妻子汪雪芬,所以他收起桌上的一堆案例分析稿,准备提前走。这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放下资料袋,接起电话说:喂,你好。

你好。一个柔和的女声:请问是方主任吗?

我是。他问:你是哪位?

我,对方一时噎住,可能感受到他语气里的警戒与冷静。

我姓岑,她轻轻回答:想来做心理咨询。

这个电话号码你从哪里得到的?

……从报纸上看到的。

哪张报纸?他继续问。

《观城晚报》。这个号码不是心理咨询公益热线吗?

哦,他恍然记起,说:这是两年前的事了。这个号码早已不对外公开,因为来询问的太多,影响到我的正常工作。嗬,两年前的号码你还留着?

是的,当时为了孩子的事预约过。因您出国去了没约成。

这样啊,他的语气转向亲和,问:现在你的孩子怎么样?还好么?

不好啊,她说:青春期冒头又面临小升初,麻烦一大堆,所以来找您。不过这次是孩子主动想来体验。

好啊,你的孩子很有主见,他语调清晰地回答她:这样吧,你找我的助手罗娜再预约一下,具体我们到时面谈,怎么样?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