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一个法子,不必禁百家、烧史、焚书,便能达到丞相所说的一舆论、人心之效!”
黑夫很理解李斯倡议“焚书”的缘由,从封建郡县之争开始,部分儒生士人鼓噪复古已经很久了,自泰山封禅,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后,有颇多的人以古非今,表达自己的不满。若是放任不管,任由谣言诽谤流散,长此以往,的确会动摇帝国的根基,这是皇帝无法容忍的。
既然有商鞅这个前辈烧诗书明法令在前,焚书,就成了最简单也最便捷的方式……
但将打击面从《诗》《书》扩大到整个诸子百家,且要全面禁止言谈、教学,甚至到了灭天下私学的程度,实在是太夸张了。
那样的话,烧的可不止是《诗》《书》和六国历史,想想吧,荀子的《天论》,墨家那些简直可以称之为物理学的理论,眼下在皇帝和李斯眼中虽是“不中用之学”,但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成为科学的萌芽。还有后世脍炙人口的《庄子》等书,若也不由分说,被一把火焚得干净,在黑夫看来,简直是在暴殄天物。
虽然官方博士藏书没烧,可一旦这些知识仅有寥寥数人能够接触,在民间没了流传的空间,传播就是犯法,它们距离彻底消亡也不远了。
每个国家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官方也会大肆宣扬,但若将其他学科全部禁绝,让人天天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二十四字真言和党纪党规,谁受得了?
思想需要统一,但却不能太单一,春秋战国创造的百家之学,如同野蛮生长的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滋润了后世两千年。若一棍子打死,让华夏出现文化断层,实在是可惜。就像是田地里,虽然杂草除尽,然谷物的繁盛之下,其生态系统亦是脆弱的。
历史上无数次证明,将学术问题政治化,打压异己,独尊儒术,搞文字狱,可以短时间内让反对的声音消失,遗害却是无穷无尽。
万马齐喑,终究是可哀的事。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也。
人作死就会死,那些嘴长的儒生黑夫救不了也不想救,他只希望,切勿扩大化,让其他无辜的池鱼也被殃及。
今日之事,或许会得罪李斯,但以黑夫对皇帝的了解,或许他更乐见自己表达出不同的想法呢……
当众和李斯搞辩论赛?没那个必要,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激情澎湃,黑夫知道,皇帝和法家,根本不关心长远的未来,他们只看现实,只看成效!
于是黑夫便立刻直插主题,抓紧每一次说话的机会。
“陛下!我听说过一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一味禁绝私学,尽焚其史,其实无济于事,民间总会有暗中口口相传者,岂能堵得过来?”
亲近李斯的五大夫王戊闻言,立刻道:“胶东郡守,你在讽刺陛下是周厉王?讽刺丞相是荣夷公?觉得此举会导致道路以目,国人暴动,天子出奔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