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还有事,不敢多想,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拿起管家李三九刚送来的报纸,装模作样看起来。
没错,看的就是报纸。
黄州的印刷业、造纸业发达,所以报纸的出现实属正常。
问题在于,在识字率低得令人发指的时代,报纸能有销路么?
除了长安、洛阳、邺城这种超级大城市,报纸在其他地方基本上不可能有销路,而即便是在长安等地,报纸即便出现了,销量未必好得到哪里去。
但西阳却有些例外,,城内客商云集,邸店众多,在州学求学的读书人多,各阶层的人士对于信息的需求量大,所以这份刊载黄州及周边地区消息的报纸,出现之后销路还是不错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份报纸的知名度渐渐变大,开始有商家愿意花钱,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或者有红白喜事,也通过报纸广而告之。
但即便如此,出版报纸的报社依旧在亏本,要不是有豳王府这个大东家坚持投钱“续命”,每年都亏损的报社早就要倒闭了。
问题很简单,人们的识字率还是低,文盲满地走,手头拮据、连名字都不会写的百姓,不会花上几文钱买报纸回来让人念着听。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既浪费钱,又没有什么用,各大酒肆、食肆、茶馆以及欢乐场倒是会买报纸,但都是让说书人念给食客们听,省钱又划算。
报纸想要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还早得很。
即便如此,宇文温还是要投钱,当年没什么用的时钟,如今开始广为人们接受,因为大规模手工作坊生产需要守时,谈买卖的人需要守时,承担着重要运输任务的轨道运输需要守时。
需求决定市场,如果没有需求,就想办法创造需求。
宇文温坚信,终有一日,报纸,在长安等大城市会流行,在西阳,同样如此,为时代的改变贡献一份力量。
而现在,要救他一次。
注意力全在宇文温身上的萧九娘,只是无意瞥了一眼报纸,立刻被一条惊悚的标题吸引了目光:震惊,前日放榜,中选考生竟然被几名妇人做了这种事!
萧九娘很想知道那名中选考生被几名妇人“做了什么事”,注意力瞬间就被转移,宇文温见状说道:
“那你先看?为夫去忙事情了。”
“嗯。”
宇文温使出“报纸遁”顺利脱身,萧九娘接过报纸仔细一看,原来是前日放榜后,许多媒婆争相去给中选、未婚的考生说媒,一时间引得众人议论纷纷,羡慕不已。
萧九娘对此哭笑不得,心中骂道:什么嘛,这是谁想出来的标题,太夸张了!
寝室,大腹便便的尉迟炽繁正与妹妹闲谈,再过不久,她们就要搬到亳州小黄,常伴宇文温身边,想着能和宇文温朝夕相处,姊妹俩颇为高兴。
宇文温之前在外征战,离家两年,杨丽华、萧九娘在西阳如同守活寡,尉迟炽繁被软禁在邺城,同样如同守活寡。
而在涡阳被姊夫收了的尉迟明月,“新婚”没几天就和宇文温分别,接下来的日子同样如同守活寡。
如今战事平息,宇文温坐镇河南处理政务,不需要四处征战,大家就能在一起,共叙天伦。
尉迟炽繁还有数月就要临盆,按说不该长途跋涉以免出状况,但宇文温不想让王妃孤零零一人留在西阳,生产的时候“孤苦无依”,所以还是要带王妃同行。
无非是路上小心些,不要太急着赶路,尉迟炽繁不担心这个,却担心另一个问题。
这问题处理起来有些棘手,见着妹妹一脸憧憬的表情,尉迟炽繁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来。
脚步声起,宇文温转入房内,尉迟明月见着姊夫/夫君来了,脸忽然一红,随即低下头,见着宇文温没什么事,逃也似的出去了。
尉迟炽繁见状有些尴尬,宇文温觉得好笑。
先前,宇文温从亳州赶赴长安述职,走光黄道入山南,不好往黄州拐个弯,却会在途径安陆时停留数日,于是家眷赶赴安陆和他团圆,小聚几日。
敌军来势汹汹,主帅尉迟氏高挂免战牌,所以杀到安陆的将领,是副帅杨氏、先锋萧氏,当然,还有监军长史小尉迟氏。
小尉迟氏占了主帅的“头牌”位置,率先发难,竟敢孤身单挑闭关修炼数月、修为已达‘半步巅峰’的宇文温,下场很惨,全身几乎散架,喉咙也哑了,几日下不了榻。
对此,尉迟明月觉得很难为情,以至于如今见着夫君/姊夫就会脸红。
宇文温也不说破,扶着王妃坐下,摸着那鼓鼓的肚子,温柔的说:“再过数月,家中就要多一个成员了。”
“嗯。”
尉迟炽繁回应着,见着宇文温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却欲言又止,很快就猜到对方想说什么,不由得心中叹口气。
反正,还有妹妹做帮手...
她如是想,随后说道:“二郎。”
“嗯?”
“把她俩也带上吧。”
“啊...好。”
“她俩”的事,宇文温向王妃透露过,如今得正室首肯,没有太过惊喜,握着尉迟炽繁的手,反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呢,高兴总是高兴的,因为这样一来,他就要有“小五”了。
等等,还有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