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义盯着朱瞻,一脸不敢置信。
去耀州和那些泥腿子为伍?与那些盗贼称兄道弟?
不仅他不能接受,连手下的将士都哗然而惊——耀州盗,是关中地区的一大奇葩:这些人来自关中各地,在反抗李守贞横征暴敛中拿起刀枪,又在豪门大族的讨伐杀戮中渐渐变得强大起来的!
可是说,他们在关中各州、县曾经闹出过不少事情:杀官造反屡见不鲜,厉害些的甚至攻城掠地,乾州、宁州等大城都被攻陷过,轰动一时。由于他们只知道抢掠却不事生产,渐渐事微,被各地官军平灭。
耀州的农军起义军,则是各地造反农民中最精锐、最顽固的那部分,他们从各州逃到此地,渐渐巩固了耀州及周围六县,有兵三万多,加上家属及附从人员,约有万户七八万人,算是不小势力。
要知道,此时的关中地区,早就不如唐朝时的兴盛,地疲人少,如坊州这种在贞观年间上万户的大城,现在也不过七千多户五万人而已。从这个角度上看,占据耀州已经四年之久的农民起义军,将耀州治理得还算不错!
据说这些人中,有不少落魄秀才、文人,还有一些不得志的豪绅,他们渐渐掌握了权利,开始整顿队伍,发展生产。由于耀州离长安不远,是李守贞的势力范围。李守贞不出兵剿灭这些人,其他势力谁会C这个闲心、管这个闲事?
虽然各地豪强、官府不愿意耗费心神剿灭这些泥腿子,但他们还是打心底瞧不起这些“乱匪”,这是一种天然的心理优势,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自然感觉。
在各地豪强的意识中,农人就是低人一等,而造反成匪更是终身洗不去的污点。与这些人说上一句话,都觉得恶心,更不用提和他们共事相处!
因此,坊州城守备将军朱瞻一提去耀州的想法,瞬间就引起了李建义的反感。未等他反对朱瞻的建议,手下的偏将、郎将已经七嘴八舌表示反对。理由五花八门,但究其根本,就是不相信那些农人起义军能有什么本事,认为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会白白污了自家名头!
看着朱瞻还要说什么,李建义觉得自己应该一锤定音了!
他咳嗽一声:“各位,我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李潮司马是否投敌还不好说,没准他天黑认不出我们,怕敌人诈城而拒绝我们入城……”
说到这儿,他自己都不相信起来:三人共事多年,说话的语气、习惯和生活细节,哪儿会认不出?尤其是城上周军将士,虽然看不准城下李建义的模样,但可以派人下来核实啊!
可对方那种嘲弄、不屑和戏弄白痴般的神态,分明就没把他们放在眼中,说李潮没叛变,李建义自己都不相信!
就在此时,他身侧忽然一声低沉的声音响起:“将军,其实咱们可以去西面的鸣月山暂时躲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