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站起一人,却是原来大顺的兵府从事顾君恩,他是吏部左侍郎,李岩不在,所以由他代表吏部说话,“启禀大王,今岁吏部主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在藩地内,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高义欢心道,以前主要的任务是打仗,本以为打完仗了,人能轻松一些,现在看来,怕是想错了。
高义欢不禁坐正了身子,认真道:“现在科举考试进行的如何?”
顾君恩拱手道:“回禀大王,去岁湖广和南阳各县已经接到吏部的文书,并且举行了秋考,只有关中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赶上。现在马上要进行春闱,吏部的意思是推迟两个月进行,让关中先进行乡试,然后与湖广和南阳的士子,一起在王京进行会试!”
高义欢微微颔首,“可以!科举是我大魏选拔人才的大事,吏部一定要办好此事!”
高义欢对于科举,其实还有许多想法,不过眼下一大堆事,魏国的根基也还不算稳固,所以他只能先在心里酝酿一下,等以后再放个大的。
“臣遵命!”顾君恩行了一礼,遂即又道:“大王,臣还有个建议。如今藩国建立,藩府是否设立国子监,培养一些人才!”
高义欢一挥手,“可以,设立国子监,不过要设文武两院。”
“臣领命!”顾君恩再次行礼。
这时不用高义欢说话,陈名夏站了起来,“大王,时下我大魏与满清暂时休战,同南京的关系,暂时缓和,不过臣以为兵事,却不能放松,反而要加大投入。”
听了这话,堂上不少人开始一阵交头接耳起来,近些年的财政,基本是被军队吃掉。
这次各部都瞧准了时机,准备多要些资源,好大展身手,听了陈名夏的话,便有些骚动了。
不管是在哪个政府做事,官员的升迁都需要考虑政绩,而要有政绩,就必须要有所作为。
各部要做事情,那就必需要争夺经费,没有资源那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之前打仗,经费让兵部拿去,他们也就忍了,现在战事稍息,兵部不减少经费,还要加大投入,便让其他官员有意见了。
高义欢抬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下来,问道:“先生,兵部有些什么计划,需要增加投入。”
陈名夏道:“回禀大王。眼下兵部急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第一件是,封赏有功的将士,抚恤阵亡的士卒。第二件是,补充各部损耗的兵源,还有消耗的器械。第三件是,兵部以为现在东线无忧,藩府可将势力扩张到青海,获取战马来源。第四件是,藩府要注意川蜀的局势,准备收取四川。”
高义欢眉头皱了起来,这几件事,确实都需要去办,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将目光看向鲁义方。
“大王,现在南阳周围,还有几十余万汝宁过来的难民,户部的财力恐怕无法支持,这么多大事同时进行。”鲁义方出来行礼道。
高义欢摸了摸鄂下的短须,“这样吧,各部把今岁要办什么事,需费多少银钱,都算出来,然后把各自的预案交到户部,孤再与各部堂官,进行协商,看看事情的疾缓,决定哪些事情要办,哪些事情先压一压,等财政宽裕些了再办。”
说着高义欢补充道:“孤王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以后每年开春,各部都可以对当年要做的事情,先做出一个提案。藩府则对提案进行一次这样的审核,各部官员必须尽量控制预算,以免方案不能通过,得不到户部的拨银。”
(感谢阿剑哥哥丶的999,竹斋散人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