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零九章 高等学府

1918年夏末,终于到了开学的日子,格致学堂的莘莘学子们各奔前程,纷纷赶赴祖国大地的各大高校。

二人言别后,程佳月前往南京,陆于风则奔赴北京,分别攻读数学和机械学。

中国大学初名国民大学,该校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是孙中山等人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而创办的。

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中国大学,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任校董。

辛亥革命硝烟尚未散尽,孙中山在这成功的失望当中,深知欲贯彻革命的主张,谋真正共和的实现,非养成革命的人才从根本上改造不可,于是和宋教仁、黄兴等同仁规划进行,以树百年大计。

中国大学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

陆于风初来中国大学,见校园风景如画,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景色宜人,自觉此校园颇有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兼江南山水的柔美风范。

陆于风中国大学的舍友,分别是来自广州的说着一口流利粤语的庞丰,还有一个来自上海的个子不高的小伙子左浩...

几人虽时有摩擦,但仍渐渐熟识,一同开启上下求索之旅。

程佳月考入的金陵女子大学,1913年,由美国教会美北长老会、美以美会、监理会、美北浸礼会和基督会共同创办,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在南京东南绣花巷李鸿章花园旧址开学。

“厚生”是该校校训,示意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於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这校训应被金陵女子大学的所有师生所铭记,当然也包括程佳月,这两个字甚至成为她日后的座右铭。

第一天来到这里,程佳月着一条淡蓝色绣花布裙,步履轻盈地走在学校的林荫路上,醉心于优美校园的程佳月终于走到寝室门外,便听到里面有哈哈的大笑声传出。

程佳月一推开门,便看到一个身着淡黄色华服的明艳少女与一位中年女子欢乐地谈笑着。

貌美如花的大眼少女笑声爽朗,一见到程佳月走了进来,立刻敛了笑容,紧盯着程佳月,却不作声,而中年女子则慈祥地发问道:“是新来的小姑娘吧?”

程佳月害羞地点了点头,友善地笑答:“是的,我叫程佳月...”

那大眼少女也趁机插了话,轻轻说道:“我叫余芳菲,是你的室友,我是苏州人,你呢?”

程佳月则如实答道:“我来自天津...”

两人相视一笑后,程佳月便开始静静地整理她的床褥,余芳菲凑到母亲耳畔悄声说:“来了个林妹妹...”

二人只是初相识,在余芳菲的眼中,程佳月生的出尘脱俗,楚楚动人,俨然一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娇弱相。

而在程佳月眼中,余芳菲“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伶牙俐齿,精明强干,着实称得上王熙凤第二。

这时陆续又走进来两个小姑娘,一个是个子高高的,气质极好的北京女孩,名叫冯樱;另一个皮肤黝黑,但却甜美可人的杭州姑娘,芳名林墨涵。

来自不同地域,且样貌迥异的四个姑娘,开学后,着装亦是朴素统一,走在一起绝对是金陵女子大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远隔千里的陆于风和程佳月几乎同时开始了全新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涯。

开学两个多月过去了,不知不觉已入深秋,秋风清凉,秋叶纷纷,秋雨绵绵,秋意浓浓,写着收获,却也带着点相思...

程佳月独自走在秋雨中不禁想起了他,这么久了都没有他的消息,他的学业是不是很繁重呢,可一缕哀愁转瞬便被一丝甜笑取而代之。

她灵机一动,打探了几个格致学堂的同学,最终通过何展得到了陆于风的地址,便勇敢的提起笔写信给他。

程佳月先讲了自己在南京的学业以及加入文学社和文艺社后参加各种书籍的讨论以及演出的种种趣事,又关切地询问他在北京的学业和生活,不久后她便将信寄给了他。

满怀希望的程佳月期盼着早日可以收到陆于风的回信...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