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上国,有史以来数千年间,边疆百姓倒也被杀的习惯了。
打春秋战国起,上国百姓便被北方异族屠杀,几千年了,这般死法的上国百姓也不知凡己,也不差多死这两三千。战战兢兢的百姓压抑着哭声将父母妻儿入殓,李争鸣这处定居点不能要了,他要收缩兵力。李争鸣站在烽火台上,望着西北方阴沉的天空,乌云盖顶,雪花沸沸扬扬的落下来。
寒风刺骨,李争鸣胸中却火烧火燎。
他自诩是个粗人,有些小聪明,这些年随卢象升也读了不少史书,兵法,却生平头一次体味到了大帅那些话,那些话中的三味,深意,头一次对生存空间,异族这些陌生的词汇有了清醒的认识,胸中火热头脑却格外清醒。这塞北之地,地广人稀,大明要抢北方异族也要抢,便是你杀我,我杀你,没有情面可讲的。
李争鸣转身又往着中原方向,心中火热又舒畅,通透,因他终于理解了大帅那些话,完完全全想的通透,明白了。
两日后,明军保护着数万百姓,撤离了深入西北方的十余个定居点,收缩,防御,固守待援。
一月后,南京。
南京原本就是有皇宫的,稍加修缮便可作为皇上寝宫,迁都南京已势成必然,大明格局便如此确立了下来,隐隐形成了南京,燕京,抚顺三大行政中心。这也是因为大明的地盘越来越大,必然是要设立多个行政中心,来统管越来越大的地盘。
南京皇宫,上书房。
五月间,南京的天天渐渐热了起来,还下起了雨。
静谧的上书房中,君前奏对,便只有皇上与一干勋贵,南京兵部尚书,几位侍郎,人数少了许多却精干了。这便是马城倡导的军事革新,打仗,便应该是勋贵,兵部,内阁的事情,最高统帅部便应该由一群军人组成,屁也不懂的言官,清流,御史总是瞎搀和,又算怎么回事呢。
勋贵,武将,兵部官员无权决定战略战术,监察官员,农业部长,水利部长偏偏能对着军事地图指手划脚,还敢出任前敌总指挥,全世界有哪个国家是这样打仗的,这样打法,不打败仗才是见了鬼哟,偏偏大明朝便是这样打仗的,在读书人嘴里这叫以文制武,何其荒谬呐。
革新军制是必然之事,这精简的最高统帅部全是武将勋贵兵部官员,都是内行,硬是没有半个外行,不懂打仗的就靠边站,老老实实去办公,去修水利吧,打仗这种事情就别瞎折腾了。
军报,塞北遇袭军民有些伤亡,庙街,海参崴,外蒙都遭遇了北方异族轻骑偷袭。
崇祯皇帝蒙了一阵,这时候才对塞北有了个大致的了解,这又是飞鸽传书又是八百里加急,又走海路,一个月消息才传到江南,崇祯皇帝心中便有些发毛,才知这塞北到底有多远,怕不得十万八千里么,心中发毛还有些忐忑,大明的北方除了蒙古人,女真人,竟还有一个强大的帝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