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跟着漕船进帝都卖粮,作为稻米的补充自然卖了个不错的价格,当时打着顺手的想法,去批发的一堆小镜子和一些钢针,没想到回到江南后,很快卖掉,一来一回比去卖粮食还有的赚。
后来长老们临时性的使用飞船运粮,外加北方的小冰河期其实已经结束,北方的粮食生产秩序重新恢复后,对江南的粮食需求已经在下降了,毕竟,许多人口已经被“消失”掉了不是?
这种两头跑的贸易逐渐的朝北方倾斜,刘度发现,把南方的各种货卖去北方的利润越来越差,最终就是赚个路费,由于这条商路的开发仅仅是个开始,还好抢夺的人不多,而货物南运的利润却是极高。
这和过去差不多,过去,漕运基本上就是南方的粮食,丝绸,瓷器北运,依靠这条运河行走,而尴尬的却是,他们缺乏可以回运的物资,当然了,小王子、三娘子之后,这条商路打通,原本对蒙古毫无价值的羊毛成为了紧俏物资,依靠人扛马驮,慢慢南运,这条产业链虽然脆弱,但也不是没什么用。
在明代,皮衣和羊毛制品已经非常流行,当然了,是在有钱人中流行,对于穷人来说,有个能遮羞的衣衫已经是恩赐,不过还是稍有不同,羊绒衣服并非那么难买,当然了,也都是几代人相传的衣服,甚至关键时刻可以去当铺应急的好东西。
没办法,在比较优势之下,如果没有后世技术,要分心进行备战的北方,怎么比得上一心一意生产过日子的江南?
因此在大明朝,漕运的规则是,运粮运各种赚钱的东西去北方,而南归的时候,就本着“贼不走空”的思维多运一些回去贩卖,多少也可以赚点钱。
其实这非常相当于后世的中国,多少货船去了目的地后,很多时候都是空仓回返,尽可能的运一些东西回来,甚至有时候,装满了底特律的废旧钢铁。
这就尴尬了。
船运业是未来百年地球上最富贵阳光的行业。
刘度逐渐发现了这一点后,就更是在帝都开始了钻营,虽然因为本小力薄,无法在帝都设点,但他着实是下了本钱,这种时刻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可怕的。
最终,依靠狠狠心将老婆的嫁妆,那支祖传的玉镯,还有其他来自江南,老匠人手工打磨的各种首饰送了一份给赵佳人,没想到那玉镯确实入了赵佳人的法眼,虽然事后没几天就直接送给了干妹妹,那个被徐浩占了大便宜的晴子,但这份儿情也算是承担下来,虽然赵佳人其实是拿着钱买下了那镯子。
按照女王的发话,这份儿孝心她认可了。
当然了,长老们不可能让某个人去掌握某种货物的垄断经营权,这在无法掌控的江南更是个玩笑,但手中有无数资源的长老们自然是有办法将其扶成一个先进典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