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波士顿时报》娱乐版的专栏记者马克,我刚才看了你的电影,是实话非常精彩,是我这几年看到的最精彩的文艺片,我想问你最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呢?还有就是你的这个‘我们都是生活的导演’主题文化活动很有意思,你的目的有什么呢?”马克问道。
诺兰知道这个马克,他是《波士顿时报》娱乐版的第一大记者,也是个著名的影评人。
“你好马克先生,谢谢你对我的电影的鼓励,其实,拍一部有关年轻人叛逆不羁,寻求刺激的电影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现在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大学生他们一面对未来充满梦想,一面又喜欢做一些刺激的事,这都是内心孤独的一种表现,而我这部电影就是想表达年轻人不甘寂寞害怕孤独的心声,而我举办的这个‘我们都是生活的导演’就是想和现代的年轻人讨论这种心理,我想告诉我的同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拍摄电影,生活的每一天都可以成为我们艺术文化的素材。”诺兰回答道。
“你说的很不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谢谢。”
“你太客气了,马克先生。”
两人又聊了一会,便结束了这次简短的采访。
第二天,《波士顿时报》娱乐版头版以一个“我们都是生活的导演”的标题详细介绍了诺兰在哈佛大学举办这次首映了以及这个文化主题讨论活动,记者马克更是长篇介绍了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以及几位演员的情况,最后他点评这部电影时说,这是一部酷极了的电影,是我这几年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好片,虽然简单但绝不粗糙,叙事方式更是不同于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剪切手法高明,画片流畅,让你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只有不到6000美元成本的电影,而演员表演自然,看不到任何做作的痕迹,都是像在叙事自己的故事,我强烈推荐那些自以为拍摄了大片的制作商好好看看这部电影,让他们知道电影并不是靠金钱的堆积而是要看故事是否能够和观众引起共鸣。
报导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边,大家议论纷纷,都想看看这部影片,更想和诺兰一起讨论一下“我们都是生活的导演”的主题,而全美很多大学都向诺兰剧组发出邀请,希望诺兰的下一站就是自己的大学。
而在好莱坞同样引起了议论,大家都在说这是那个说大话的诺兰吗?短短几个月他就拍摄了能够在美国大学生里边引起共鸣的电影吗?看来他不是在说大话,而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这部影片成本只有6000美元的电影真的可以角逐奥斯卡?而眼光敏锐的电影商人更是感觉到这部电影里边的商业价值,纷纷联系诺兰询问影片发行事宜。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说,一部仅仅在一所大学里边放映的电影是不足以说明电影本身有多么了不起,哈佛大学并不是一所以文化艺术见长的大学,一帮学理工的对于艺术了解以及鉴别本身就是一群门外汉,既然电影这么优秀为什么诺兰不放在电影院呢?这足以说明电影专业人士对这部影片的看法了,不然就不会没有一家发行公司愿意发行他的影片了,而他放到哈佛大学自己的母校去放映,不过是为这部电影找一些噱头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