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分好处,没有地方文官的认可,总兵、参将哪里敢像那次那样直接分发下去。
李文进因此战有功已经进宣大总督,而大同军从上到下则分到银子,可谓皆大欢喜,只不过没人往京城报送而已。
地方文武都有好处,谁会找不自在,那可是在边镇。
京官自然也知道其中弯弯绕绕,可这个时候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赢了,没必要去抢食,他们有的是来钱的路子。
裕王陷入沉默,这个真不好搞。
要当兵的卖命打仗就得给银子,可朝廷最缺的就是银子。
魏广德只说银子,自然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希望将来裕王登基,看能不能涨涨薪水,他不在乎,可不代表其他人都这样,穷京官多了去了。
以后若是达成此愿,消息传出去,自己就会落下好大一个人情。
当然,他的目的还不止于此,不过却不能太过急切,还得看时机,最好话头由裕王挑起。
“从古至今,天下强兵都如此吗?”
裕王皱眉问道,他有些困惑了,这可不符合儒学思想啊,什么都是钱。
皇帝是用儒学做幌子,让天下百姓信奉,可现在的情况是百姓不信礼义廉耻忠孝,这怎么搞?
“臣不敢确定,但是想来大抵如此。”
魏广德答道。
“远的不说,就说前朝那支岳家军,金国都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岳家军战力怎么来的,还不是用钱堆起来的,丰厚的军饷赏赐”
“宋皇怎么那么有钱?”
听到魏广德说岳家军,裕王一下子想到什么,急急追问道。
魏广德听到裕王的问题,稍微犹豫下才说道:“殿下,据我所查前朝文档,宋人重商,其巨大财政收入主要源自商税,约占总岁入七成。
靖康前,宋朝年入约七千万贯,之后岁入更是超万万贯,全靠商税支撑.”
魏广德家里不经商,虽然和九江商户关系不错,但是他却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砸那些商户的饭碗。
西方国家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大规模鼓励工商业发展,征收税金,也没见到商业受影响而萎缩的。
既然如此,只要商税不重的情况下,对商业其实不会有影响,而且收取商税,朝廷才可以以此为商业提供政策支持。
南宋时期财政收入为何比北宋还高,不就是鼓励商业,特别是不限制海商发展,大量商品被卖到西洋,当时的泉州和广州就是主要的通商港口。
听到魏广德报出七千万贯这个数字后,裕王眼睛开始发亮,而听到南宋万万贯岁入后直接就直了。
大明的岁入是多少,全部加一块折色也就是三千万两或者说三千万贯上下,靖康后的宋朝是什么情况,裕王当然很清楚,失去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之地,居然由此巨额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