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30章 降龙宝典 书山终点海川亭

加在身上的压力消散一空,山伯一抬脚,登临第三级台阶。

......

当精神疲惫的山伯又一次抬头向前方仰望时,看到了依山而建的亮黄色攒尖,以及一角飞檐尖翘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心知快到凉亭处了,此次入书山学海的终点已经不远了。

据说,书山学海秘境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至孔子封圣后彻底成型,到了汉朝则发展成熟。

秘境出现后,每册儒家典籍里也逐渐衍生出各自的书山学海,因为是衍生而出,所以功能并不完全,每本书里,只允许读此书的儒生神魂或文人进入,在前人读书时留下的各种念头中遨游、登山。

虽然书山学海秘境只有一个,但可以让很多人同时进入,这里除了有书山学海,还有海底的龙宫,书山坡上的士林,以及山巅的孔庙,进去之后,所得的好处,也比书中的书山学海要多得多。

书山学海,无论是在秘境中还是在书中,都有山,海,异兽,以及凉亭。儒生入品后登山时遇到的第一个凉亭之前,都是有保护的,过了这座凉亭,就需要凭着自己的实力,在山中降服了遇到的异兽,才能再次向上攀登了。

书山上“亭”之前的路,有实力的儒生还可以走一走。

到了此亭,除了有让你恢复体力精神的意思,除了有让你回顾如画的美景、开阔心胸凝练儒气的意思之外,还有暗暗提醒你的意思:该“亭(停)”下了,到了后面,必须要达到将近中品的实力才能面对了。

走亭前面的路叫迎难而上,若是执意要走亭后的路,那就叫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了!

山伯知道,亭最早并非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一种官职,如刘邦就做过亭长。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歇息的习俗,并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网传凉亭是宋朝武将狄青的发明,自认没有正史记载,不可取!)。

又走了数级台阶,山路一转,亭下的数根柱子和墙壁出现在视野中,额坊挂落和亭顶都是圆的,显得更加优美秀丽,圆润大方。

精神振奋下,文人山伯的身体,将此生对《周易》的积累,全部释放,瞬间就爆发出了璀璨的华光,文思如泉涌般喷薄而出,带动周身的《周易》符文极速旋转,所学的知识分分合合,不断的破灭重组,回答着最后两三级台阶产生的越来越难的问题。

当踏足亭外宽阔的平台,再次抬头时,看了看凉亭匾额上书有黑底金字的“海川亭”三个字,山伯如释重负,终于到了!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