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章(三十九)东魏王朝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爷爷元怿是孝文帝的第四子,父亲清河王元亶在元修时任司徒、骠骑大将军。534年,元亶在随元修逃往长安时,中途同广阳王元湛又逃回洛阳,被高欢任命为大司马。高欢进入洛阳后,几次奉表请元修回洛阳。但元修一直没有理他。于是,高欢召集百官商议另立新主。元亶满以为自己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而且是皇帝宗亲,高欢拥立自己为帝是没有问题的。没想到高欢却对他说:“新主应当继承明帝元诩,不应该昭穆失序。要立新主,按顺序应该立你的世子较为妥当”。高欢话刚说完,群臣同声赞成,元亶也只好同意。回到家中,元亶由愧生愤,由愤生忧,竟轻骑投奔萧梁,被高欢追回,后被高欢毒死。534年10月,高欢正式拥立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平。元善见即位时,刚刚11岁,还是个少年,当然不能亲政,一切朝中大事,都掌握在高欢手中。不久,西魏宇文泰进攻潼关,杀死了潼关守将薛瑜并虏去戍卒7千人,高欢考虑到洛阳西近关中,南临萧梁,须时时提防,不如将国都迁到邺城。主意一定,高欢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将东魏国都迁到了邺城。高欢是靠讨伐叛逆尔朱氏、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帝,表面上对元善见还是十分礼貌的。事无大小,高欢都要上奏元善见,得到许可后才敢施行。元善见每次宴请群臣,高欢总是带头下跪祝寿。元善见到寺院去做法会,高欢总是手捧香炉,一步一趋地跟在元善见的辇车后面。其他大臣见丞相如此谦恭,也都不敢对元善见耍什么威风。547年,高欢病卒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在高欢前后执政十六年之间,他南拒萧梁、北击柔然、西与宇文泰苦战,为东魏的稳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继承了他所有的职位,坐镇晋阳,继续控制东魏朝政。但他和父亲大不相同,经常让亲信、黄门侍郎崔季舒监视后宫的动静,元善见知道后大为不满,故也经常呵斥崔季舒。崔季舒将皇帝对高澄不满的事情报告了高澄,高澄顿时大怒,立马来到邺城,愤愤上朝。元善见见高澄怒容满面,只好盛宴相待。席上,高澄斟满一大杯酒,让元善见喝下,元善见推辞不能喝酒,高澄怒道:“我好意请你喝酒,你为什么不喝”!元善见也忍耐不住,大声说道:“朕是一国之主,连喝酒都不能自主,活着还有什么用”?高澄叱道:“朕、朕!狗屁朕”。随即让崔季舒打元善见三拳,崔季舒掌着高澄的威势,真的打了元善见三拳。事后,崔季舒向元善见道歉,元善见不但不怪,反而赐给崔季舒绢百匹。随口吟南朝刘宋谢灵运的诗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大臣荀济明了元善见要亲政的心思,偷偷与祠部郎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等人密谋消灭高澄。于是,他们诈称要在宫中作土山,秘密挖地道通向城外,打算和元善见逃出皇宫后,组织兵马,和高澄决一死战。当地道挖至北城千秋门,即将露出出口时,巡逻的士兵听到地下有挖土的声音,马上报告了高澄。高登听后大吃一惊,马上披坚执锐,气冲冲闯进皇宫,责问元善见:“陛下为什么要谋反?我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尽职尽责,难道还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事?这大概是陛下的嫔妃们怂恿你这样做的吧”!说罢就要左右士兵捕杀元善见的嫔妃。元善见怒不可遏,厉声反问:“自古以来只听说臣下谋反,还没听说过皇上谋反。你想要谋反,尽管干好了,何必装模作样!我真恨不得把你宰了,你死了,国家就安宁了,你不死,国家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我自己的性命都旦夕难保,哪还顾得上什么嫔妃,要杀要活,随你的便”!高澄被驳得哑口无言,一声不吭。第二天,高澄明百与元善见的裂痕已无法弥合,干脆就把元善见软禁起来。待时机一旦成熟,就杀君篡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历代皇陵今何在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