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江西萍乡的煤炭,从大山里挖出来后,要经过一百多公里的陆地运输抵达株洲后,才能够装船,通过湘江再进入长江,然后抵达大冶或当涂。
要在这一段路水路运输,都是顺流而下,运输量大,风险小,时间也比较快速,但即便如此,其运输成本也比较高昂。
而在炼铁里,煤炭的消耗量往往是铁矿的好几倍,两者的比例达到四比一甚至更高一些。
想要练出来一吨铁,大概需要一百多吨的煤炭和三四十吨的铁矿石。
因此,炼铁厂其实最好是建立在煤炭产地,如此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
但是还是那句话,在缺乏蒸汽机的年代里,没有火车,就连内河运输也是受到极大的限制,满载货物的想要逆流而上可不容易……就连海运其实也说不上多便利。
所以,大楚帝国后续建立钢铁厂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运输因素。
后续在天津建立的钢铁厂,就是因为边上有滦州煤矿,同时靠近海边方便运输,周边也有中小型的铁矿石。
之前还在广州设立了一家广州钢铁厂,但是发现小打小闹还成,想要做大做强却是搞不了……
之前佛山那边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朝时期的炼铁重镇,是因为周边有一些小铁矿,这些小铁矿挖出来的铁矿石一般都是在当地使用木炭进行粗炼,然后再把粗铁运往佛山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说是它是炼铁重镇,更不如说是一个粗铁加工中心!
而大楚帝国的钢铁产业,尤其是工业部主导建设的大型钢铁厂,那都是奔着大规模量产去的,以往佛山那种小作坊式的炼铁模式并不适合,成本太高……
但是广州周边也缺乏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也就搞不起来。
最近工业部矿务司在琼州岛发现了储量比较大的铁矿,也发现了小煤炭,所以已经打算直接在琼州岛上建设一座钢铁厂,来一个就地炼铁,再把练好的铁通过海运运往两广等地区。
为什么不继续在广州搞而是在在海南搞……这涉及到了运输成本问题。
这年头需要一百多吨的煤炭和数十吨的铁矿石,才能够练出来一吨铁。
而两者的运费可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是煤炭或铁矿石就便宜一些,是铁就贵一些的。
假设在广州建设一座年产一万吨铁的大型钢铁厂,那么就需要运输一百多万吨的煤炭或木炭过去,再加上几十万吨的铁矿石过去……不说成本,且说这运力的需求也是无法解决的。
当代大部分海船都是只有几百吨排水量……上千吨的那都是超大型的海船,造价极其昂贵,那都是满世界跑远洋,专门运输各类昂贵物资的,比如美洲的白银黄金,东方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