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正文 03.中国航天 (1)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文昌市龙楼镇,是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这里的海岸、椰林、清新空气等自然禀赋和旅游、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生活所需要的美好环境,正在建设中的航天城在人工与自然环境结合方面体现当地特色,在污染物排放和处置方面做到绿色、环保,在能源利用方面大力推进现代科研成果,节能。

2016.06.22。

长征七号火箭平稳行驶约3个小时,安全转运到发射塔架,计划在6月25日到29日择机发射。以设计数字化、模装数字化、试验预试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为准则,长征七号全面推进数字化设计,构建数字化工程体系,能自主检测设备故障,也能够有效缩短火箭测试发射流程。

它是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2.25米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运载能力达到13.5吨。

王福臣:“CZ—7这个大家伙,内部铺设有加注、供气、空调管路和箭上众多控制电缆,以及配气台和中频电源房间,因此它的结构和组成是最复杂的,也意味着运载火箭的研制技术又迈出了一大步。”

杨立江:“我的任务是做好基地的后勤,让在这里参与航天工程的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长征七号挺拔竖立在发射塔架,在发射中心的路上碰到米棣和郝秋岩。

王福臣微笑着:“你俩是实习还是观摩?”

俩人表示:“不能观摩,需要岗位锻炼。”

杨立江带着笑容:“有闯劲儿,将来的担子还得由你们来挑。”

王福臣对他俩特别看重,亲切地说:“有时间请你们吃饭。”

下午的时候,火箭副总设计师李佳斌、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王宁、火箭发射中心主任杨立江和总工程师王福臣来到指挥控制大厅,看到他俩在屏幕前繁忙的样子,王福臣介绍:“他俩是北大博士生,来这里工作不久,他叫米棣、他叫郝秋岩。”

王宁询问:“学的什么领域?”

米棣:“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郝秋岩:“天体技术及应用。”

李佳斌在一旁关切问:“对操控适应吗?”

表现出笨拙的表情,米棣:“应该没问题。”

杨立江绷着脸:“说话不爽,不像咱东北爷们儿。”

郝秋岩帮着解释:“他从来都那么谨慎,不说十拿九稳的话。”

王福臣笑着说:“他是聪明的胆小鬼。”

李佳斌看看他的表,时间对航天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觉得还够用,便又多交流几句:“你们第一次参加发射任务,心里有压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