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夏而言的影响绝大部分都是正向的,尤其是在这个华夏能获得资源空前富裕的太空时代。对于个体而言同样如此,生命长度的增幅给了个体人类更多试错的机会。退休时间的延长既意味着学习时间的延长,更能让学习的成本摊薄。
就好像翟秋娴。
如果按照之前人类的寿命,大概率不会选择30岁以上的女性接受船长的训练。学习三年,模拟仓训练两年,这就是五年时间过去了。再加上正式上船之后只能在地球附近做简单航行的测试期,就已经三十七、八岁了。
长期太空航行对于身体状况还有极高的要求。如果按照绝大部分人的体质,最多五十岁可能体检就不达标了。
这也意味着投入了巨额的培训成本之后,真正能在船上工作的时间不过十来年,这显然划不来。
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同,基本上使用了生物芯片跟纳米机器人后,在船上起码能工作到一百岁左右。多出来的五十年时间可以让巨额的学习跟培养成本忽略不计。而且一百岁之后,起码还能回到基地当十年的太空船教官。
由此可见人类科技树任何一点进步,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停发生,让人稍微不注意就会感觉跟不上时代。
……
三十秒后,临湘号开始减速。减速的方式也并不是单纯通过化学能的方式,而是放出了飞船外游离的大型反重力板,借助对月系统的引力,减慢速度。又是十秒之后,临湘号开始缓缓接近已经肉眼可见的逃生舱,直到最后以跟逃生舱同步的速度跟方向,在逃生舱顶部上方同步运行。
此时如果有能够将月球纳入画面的第三方视角看到的景象大概是临湘号庞大的船身跟下方迷你小黑点正同步朝着月球右下方向缓缓移动。
此时,指挥塔内翟秋娴也已经从指挥椅上站了起来,开始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放出蜂窝探测器,开始全息扫描。”
随着命令下达,临湘号腹部打开,六个类似蜂巢的探测器悄无声息的放出,开始围绕着逃生舱进行扫描。很快翟秋娴的面前开始一点点的出现逃生舱的全息影像。
这跟通讯用的全息影像不一样。
通讯时全息影像不需要太多的扫描技术,没有影像的部分,可以通过算法来补足。但在营救过程中所有的细节都是完全真实的还原。几分钟逃生舱的全貌便出现在翟秋娴的面前。
同时关于逃生舱扫描后得出的基础信息也开始自动通过智脑系统播报:“防护层无破损,没有碰撞变形痕迹。对外显示装置运行正常,生命维持装置正常,系统显示保护舱内处于休眠保护两人,另有四个保护舱空置。生还者生命体征平稳,处于保护状态。逃生舱对接装置正常,系统可接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