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南洋子弟组织人员来华夏支援抗战,本来他们是要到武汉去的,毕竟那里才是中央政府的主战场。但他们听到了关于先锋军的一些报道,虽然国内刻意低调处理,但国外的评论却是不少,对于先锋军的赞誉不少,又美国的一份报纸甚至评论先锋军是华夏最强的队伍。这让众人很好奇。
因为上海等地有先锋军的直飞客机。所以陈嘉庚领着三十多人先过来慰问探察一番。
先锋军中也有不少的南洋子弟,一番交流后,陈嘉庚确定了先锋军抗战的功绩后,才决定先把募捐款交个先锋军一部分。
仅仅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38和39年两年就募捐了元法币,加上37年和40年的捐款,总数能有两三亿,要知道直到40年,法币还是很稳定的,没有大肆贬值。
当时的法币之所以稳定,与华侨的汇款也有很大的关系。
仅仅39年,华侨汇回祖国的外汇就有11亿元,其中的捐款就占了十分之一,有此外汇作为基础,按照合理的4倍的正常发行纸币的通例。至少可以让中央政府多发行出44亿元的纸币,除去交给侨眷的11亿安家费,至少可以有33亿元用于军费和财政开支,而当年军费开支是18亿元。
而41年后,随着东南亚的沦陷,占据了交汇总数70还多的侨汇大幅停缩减,已经在崩溃边缘的法币彻底掉进了通货的深渊。
可见华侨侨汇的巨大作用,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利益。各路神仙都想从上边啃一口。
此时,陈嘉庚一下子拿出了近五分之一的款项给了先锋军,完全是因为看到了先锋军实打实的战绩,以及他们在特区的几天里看到了华夏的另一种朝气蓬勃的发展模式。
特区内已经没有饿死的人了,到处是建设的身影。孟享为了吸纳闲下来的劳动力,启动了很多建设计划。其中大量投资资金随即转化为特区内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百姓的消费能力,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好吃懒做的人依旧解决不了温饱,孟享结合着后世的一些理论不断补充修改的五大需求理论也随之推广了出去,激励人们去发展创造,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改变生活态度的朝气以及特区内无限的商机是南洋的客人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的。
孟享有基地的扶持,财政上并不算吃紧。但有了这一千万的保障准备金,先锋军可以名正言顺的发行更多的金属军票。金属军票虽然有自身的价值,但毕竟还是有一定的信用功能,不完全等同于币值。
相比这一千万,孟享更加在意的是随着陈嘉庚而来的三千南洋子弟。
南洋的子弟接受新鲜事物较多,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那三千南洋子弟个个认字,放到队伍里就是一个教导队。这三千南洋子弟至少有一千人是会驾驶的。其中会开飞机的还有三十多人。当民船船长和大副的就有四十多人,其中二十多人曾在国外海军学校就读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