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里的奏折,康熙不知道到底该这么处理了。康熙不傻,按照秦有福奏折上说的,只要不出意外,招安刘国轩已成定局,刘国轩能一直坚持到现在,无非是缺少一个穿针引线的人,另一方面就是他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价码,至于刘国轩一家老小都在台湾的事倒问题不大,毕竟刘国轩的手上掌握着台湾大部分的军队,刘国轩一接受招安,台湾自然是防无可防的,只要郑经不是活得不耐烦了,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怎么样刘国轩的家人,再说了,刘国轩只要接受招安就不会是一个人,他会带着成千上万的台湾水师官兵,这些人都是有家人的,这其中有不少人的家也同样在台湾,如果郑经对付了刘国轩的家人,那么就会让家属在台湾的水师官兵人人自危,那些官兵的家属也会惶恐不安,郑经又怎么会将这样不安分的事情在自己的身边发生?到了那个时候,除非是郑经大开杀戒,否则只有投降一途。
康熙为难了,虽然刘国轩现在还没有降,可是只要刘国轩降了,那么秦有福就是最大的功臣,可是他一不是满人,二没有官身,就算挂着个空头的大清皇家顾问的头衔,可现在却是在丁忧期间。秦有福为什么丁忧的事不但康熙心里清楚,满朝文武也都是清楚的,秦有福之前的功绩大家也是明白的,如果这件事的功劳再归到秦有福的身上,至少说明康熙不能够很好的保护有能力的人,保护自己的得力干将,这是对皇权的挑战,这是康熙执掌朝政弱势的表现,这样的事情对于康熙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可现在的问题是,秦有福的这份折子给了康熙一个最好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康熙当然是不甘心的。
“小喜子,传康亲王进宫”
到了这个时候,康熙必须联络一下康亲王这样的老臣了,只要康亲王能站出来,事情也许就有转机了,毕竟康亲王还是有手段的,而且他又是朵蓝的爷爷,应该会给自己出一个好主意。
……
“皇上,其实这是并不难办。”康亲王老谋深算,他当然知道康熙为什么为难。毕竟是多年的权臣了,当然知道康熙担心的是什么。
“你说。”康熙一听这话,当然知道康亲王有办法了。
“其实皇上一直惦记着台湾的事情老臣是知道的,现在眼看三藩的事情就要结束了,接下来的当然就是台湾的问题。老臣一直在想,秦有福搞的那个大清皇家军校大家都看在眼里,若我八旗子弟都能如这些军校里的学员一般,平定三藩又何须那么麻烦?可惜的是,秦有福自大回到中原以后就一直忙忙碌碌的为皇上效力,一直都没有时间为家人守孝,现如今大局已定,回家丁忧当然是应该的,不过老臣原来一直想不通,秦有福本是确山人士,虽说他一族人皆葬身大海,按理也只需在确山秦府设一灵堂,在家守灵就是,何须不远万里奔赴温州?而且不走官道却走海路,直到现在老臣才明白,想来秦有福此次赴温州乃是皇上jīng心安排的举动。说起来还是皇上考虑得周到,秦有福的身份的确微妙,要说起来,这秦有福既无功名又无官职,但是却又是皇上钦点的同进士出身,虽说卸了大清皇家军校校长一职,但毕竟那也算是个职位。现在好了,他身无职权,确是我大清皇家顾问,能跟皇上说的上话,但是不管地方事务,无职无权,若是让老臣想一个能跟刘国轩通得上话、却又不失我大清威严的人选出来,老臣还真想不到秦有福,我大清能有皇上这样的圣祖明君实在是天佑我大清,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康亲王一副佩服得样子,整个人也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像是要行大礼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