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刘璋便去书房找刘焉相谈。
站在书房门口,刘璋还是有些忐忑的。
对于自己的父亲,他并非十分的了解。
历史上,刘焉提出恢复州牧之后,首先想去的是交州。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避祸,离开中原是非之地。
这说明刘焉没有什么争霸的心思,就想找一亩三分地,安稳的做个土皇帝。
后来董扶告诉刘焉,益州有天子气。刘焉便无所畏惧的前往。
当时益州前有刺史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后有黄巾作乱,使益州之地混乱不堪。
刘焉毅然前去,平定益州之后,还做出不少僭越之举。
还需小心试探啊。刘璋想了想,随后敲了书房的门。
“进。”
里面传出刘焉的声音。
刘璋推开门,大步走了进去。站在书桌前,对着刘焉躬身一礼。
“父亲大人。”
“嗯。”
刘焉点点头,伸手指向旁边“坐。”
汉代都是跪坐,没有凳子之类的。
膝盖底下垫一个垫子,跪好后屁股压在自己的脚上。
刘璋挺直腰背,一脸严肃的看着刘焉,没有说话。
他在等着刘焉开口,以示尊敬。
刘焉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已经有些陌生了。
五年的时间,刘璋变化太大。如今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非常健壮。
跟随郑玄学习五年,气质也越发的儒雅。太优秀了。
“璋儿,你的成长,我十分满意。”
“谢父亲大人。”
刘璋微微低头,随后说道:“今日特来向父亲请教。”
“讲吧。”
刘焉也知道刘璋肯定有话要说。
“父亲大人如何看待如今的大汉朝?”
刘璋正了正身形,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刘焉呵呵一笑,右手捋着胡须。
“如今天子圣明,贤臣名将布满朝堂,百姓安居乐业,四方蛮夷臣服。”
“我大汉必可千秋万载啊!哈哈哈哈”
看着刘焉得意的样子,刘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跟你儿子咋还这么虚伪呢?语气略有不满的说道:
“父亲何必欺我。”
“难道为父所言乃是谎话不成!”
刘焉语气不善,脸上带着不高兴。
刘璋见自己的父亲不愿敞开心扉,只能先刺激一下,他站了起来,边走边说。
“如今朝堂**,陛下昏庸,奸臣当道,宦官弄权。”
“西羌连年反叛,鲜卑乌丸时常抢掠,如此边疆战事不断,国势已是日趋疲惫。”
“现又逢全国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国家不思拯救黎民,反而加重赋税。”
“如此的大汉莫说千秋万载,怕是数载也难了!”
“以儿之见败亡在即!”
“大胆!”
刘焉猛地拍击桌子,站起身指着刘璋大骂。
“无知小儿,你怎敢胡言乱语。这五年的时间,你就学的这个!”
刘璋迎向刘焉愤怒的眼神,一丝都不退让。
“父亲大人,此乃世人皆知,父亲何必自欺欺人呢?”
“你!”
刘焉见刘璋如此坚持,不由叹了口气,缓和了一下心情。
“此番言论是何人所教?当速杀之。”
刘璋有些失望,看着父亲摇了摇头。
“此番是儿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如今朝堂真相如何,父亲当真不知?”
刘焉缓缓的坐下,看向刘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也坐下。
“如今朝堂是有些许混乱,不过没有那么严重!”
“我也知粮食欠收,但这是天灾,岂是人力所能改变?”
刘焉对刘璋的话,有一部分是认可的,只是不想承认,欺骗自己而已。
“父亲,如今陛下昏庸是人尽皆知,他贪图享乐,沉迷酒色,任用屠夫与阉宦之流不说,光是党锢之祸,残害多少忠良?”
“边疆连年战乱,连年加重赋税,天灾大旱,民不聊生。此莫非是儿编造不成?”
刘璋言辞犀利,语气激昂,刘焉根本无从反驳,只是颓废的摇摇头。
刘璋只不过捅破了他自欺欺人的窗户纸。
“就算如此,我也无可奈何啊。为父虽为汉室宗亲,当朝九卿。只不过是虚名而已。无权无势,如之奈何?”
“莫说是那何进,就是阉宦之流,我也不敢招惹。”
看着刘焉唉声叹气,面容沮丧的样子,刘璋也明白了。
现在的刘焉,也有匡扶汉室之心!只是权利的扩大让他忘记了初心。
权利,真的能改变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