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朝廷中再无人有异议,毕竟方才的推演着实震撼心灵,让人久久会不过神来。
何况没看连陈平都被驳退了吗?贸然反驳只会自取其辱罢了。
可能唯一有异议的,仍然只有周宇本人。
“启禀陛下,臣不敢当陛下之赏,臣言此事,乃朝臣本分,尽臣之职,无足为奇,无需嘉奖。”
刘邦笑呵呵的说道:“过于谦逊本是优点,亦是汝之缺点。臣为君分忧解难,君当为臣嘉奖赏赐。”
精通儒学的叔孙通闻言,也出列附和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集曹可听闻过孔圣门人赎奴却不领赏之事?”
叔孙通讲的是过去战国时代,孔子门人将为奴的鲁国人赎回救出,却不领奖赏,反倒因此被孔子大骂的事情。
孔子当时就说,你今日立了这不领嘉奖的先例,日后赎了奴隶去报账之人就会被骂不高尚了,如此一来好事也成了亏本的事。
长此以往,人们就会装作没看到奴隶,也就没有人去做好事了——可以说孔子将人心看得非常透彻了,叔孙通正是借此来劝周宇。
周宇岂能不明白这点,在网上看过不少心理学小知识的他更清楚,若是一昧不接受他人的好意与给予,那反倒会使得他人忌惮和疏远。
所以周宇刚才只是稍微演了一下,巩固一番自己的人设。他知道以刘邦的性格,肯定不会只为一次拒绝而放弃奖赏的。
于是周宇顺势道:“孔圣之事,略有耳闻,多谢教诲了。”
刘邦见状满意的点点头,心中更加欣赏周宇品格。清廉却又不固执,真乃汉家之栋梁。
最终周宇往上升了一级,由集曹升职为丞相史,秩俸四百石,依然隶属于丞相府。
此位已然不低了,再往上便是丞相征事,而若是丞相征事再升一等,就是可以直接辅佐丞相的丞相司直和丞相长史,在丞相府地位仅次于丞相本人!
这其中也有刘邦的各种考虑,一来他并未采纳王炎的谏言,因此王炎不算有实际功绩,若奖赏财物则不合适。二来此次很大程度展现出了王炎之谋略,那么给予更能做实事的官职是最佳选择。
此事过后,周宇府上的请帖有增无减,整整持续了大半个月。
原因很简单,明眼人都看得出陛下甚是青睐这王炎,升官速度也异常迅猛,很显然日后定会平步青云,位列三公九卿之位!
而为何这股热潮只持续了大半个月,也是因为在大半个月后的朝议中,周宇毫不犹豫的再次选择了一般人眼中的作死。
“朕半月前曾下旨,划出太原郡的三十一个县为韩国,调迁韩王去管辖太原以北的新地区,建都晋阳,使居太原,镇守北方,防御匈奴。”
刘邦所说的这位韩王,同样叫做韩信,却和淮阴侯韩信并非同一人,只是单纯的同名同姓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