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朋问道:
“我稍微研究了一下惠民单车,还去大街上找了一辆骑了骑。体验过后感觉还是很方便的。
我现在关注的就是规模上限以及单车的运营管理。”
张益达正色道:
“创立这个共享单车也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单车从扫码开锁,计费,再到停放也都是经过多轮测试的。
产品上面,是已经很成熟了。基本上不需要大的改动。
单车的规模经过调查,全国是可以容纳下上千万辆的。
一辆单车每天骑行3次,每次1块钱,一年也可以创造上百亿的营收。
另外,车身还可以做广告,APP拥有上亿的用户后也可以做广告。广告还可以创造几十亿的营收。
至于运营管理,我们目前有一套标准的调度和运营体系。
这套体系可以迅速复制到全国,所欠缺的只有制造单车的资金了。”
沈北朋点点头,张益达创业越来越成熟了,上线一个新项目,运营管理,商业变现什么都考虑好了。
徐小明插了一句:
“上千万辆单车的运营和管理,恐怕成本不小。有没有核算过成本?”
张益达早就把这些说辞想好了,直接说道:
“1000万辆单车,制造成本是100亿元。分两年折旧,每年的折旧成本是50亿元。
调度员大概需要3-5万人,人均工资10万,薪酬成本在30亿~50亿。
这是最大的两块成本!
总部的研发投入,员工薪酬一年顶多几个亿。
加起来差不多就是每年100亿支出吧!刚好跟骑行收取的费用持平。
广告这一块的收入就是净利润了!后期我们还会联合锐向跟益民开展一些金融方面的合作,比如说押金理财,引导用户投资。
惠民单车未来将是一个比较高频打开的APP,广告价值毋庸赘述!”
沈北朋和徐小明沉默不语,开始思考了起来。
张益达描绘的蓝图很宏伟,这是一家单车公司,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后期可能变成互联网广告公司,和一个移动行走的线下广告公司。
如果一年有20亿净利润,按20倍市盈率就是400亿估值,30倍市盈率就是600亿估值。
有机会成为百亿美金的公司!
沈北朋说话了,道:
“蓝图很宏伟,也确实有可能达到。但怎么肯定最后的胜利者是惠民单车喃?
惠民单车这套模式太容易被模仿了,找个自行车代工厂,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开干了。
没有任何商业壁垒,引来跟风者那就将是补贴大战。
华屹资本也投资了嘀嘀和镁团,他们的现状想必你也很清楚。
陷入这种补贴大战中,别说盈利了,一年不烧掉几十亿就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