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很陌生,昭宗抬头看丞相。
丞相会意:此人是乾宁元年进士,现任校书郎。
昭宗:丞相以为此人是否合适?
丞相:此人之前一直游历四方,直到前年中进士后才入朝为官,并不属于任何派系。
当时四方藩镇在朝廷都有眼线,百官也各有派系,若是派王建敌对派系的人入蜀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昭宗听丞相这么说,不由大喜
丞相:听闻王建虽是泼皮无赖出身,却很是尊重读书人。此人文采过人,才华横溢,此去王建必然喜欢。
昭宗:传旨,升任校书郎韦庄为判官,入蜀调解两川争端。
这韦庄便是汪托。黄巢败亡之后,唐昭宗回到长安,此时的汪托游历四方寻找黎欢未果后也回到长安。
唐昭宗为振兴大唐,于是重开科考。亲友鼓励汪托再去科考,但由于汪托在大齐朝廷中做过小官,怕被株连,于是幸存的家人都改姓韦,汪托也化名韦庄去参加考试。不料一举中第,被朝廷委任为校书郎。
韦庄此时终于稳定下来,想再次寻找黎欢的下落,但乱世之中寻人何异于大海捞针,过的几年,韦庄的心也渐渐冷了。他自幼熟读圣人之言,素有‘重筑太平基’之心,此时寻找黎欢不得,心中已无挂碍,于是便一心扑在国事上。此次听闻两川发生争端,昭宗求贤入蜀,于是自告奋勇为国效力。
东川治所梓州城外, 十万虎狼师列阵城下
中军,一杆紫色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是西川节度使王建的军旗,这面旗有个名目,唤作:愁眉锦。
正所谓紫旗一至,人见人愁,鬼见鬼哭。
紫色军旗下,是数千奇神怪状的大兵,这是王建的亲骑军。史书对王建亲骑军有过描述:如一部鬼神。
王建拔剑出鞘,剑指梓州,身后战鼓隆隆声响,十万虎狼之师向梓州杀去…
西川大军军营里,韦庄愁眉不展,摇头叹息。
韦庄入蜀后向王建宣读昭宗诏书,劝王建止了刀兵,以免得生灵涂炭。但王建并不理会昭宗的诏书,仍然决定大战顾彦晖,想要占据两川之地。
韦庄正叹息间,听得外面万军呐喊,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韦庄心中惊疑不定,出帐查看,只见梓州城被攻破,王建麾下的虎狼之师争先恐后杀进城去。
晚上王建大摆庆功宴,韦庄也被邀请参加。
酒酣耳热之间,王建突然停杯不饮
众人知道王建有话说,顿时安静下来
王建转向韦庄:攻打顾彦晖实非我所愿,此举有负先生调解之心,但我也是为了拯救东川的百姓,还请先生见谅。先生才华横溢韬略过人,可愿留在蜀中,襄助我成就大业?
自黄巢起兵以来,天下早已大乱,李唐皇朝已经是日暮西山奄奄一息了,这一点韦庄看得很清楚。但毕竟大唐此时还没有灭亡,从小熟读儒家经典的韦庄一时还不忍离弃。
韦庄:感谢王大人盛情相邀,但韦庄受皇命入蜀,也当回朝复命。大丈夫做事要有始有终,还望大人成全。
王建闻言心中明白,韦庄目前不愿留在蜀中。他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枭雄,也就不再提起此事,只是举杯劝酒,是夜大家尽欢。
光化三年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李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对朝廷深感绝望。皇帝竟然被自己的家奴挟持,如此下去如何可振朝纲?
而此时的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拿下东川之后再接再励,攻占了三川最后一块自留地山南西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蜀中之王。
乱世之中要跟随个英雄方有出路,王建雄踞三川,虎视天下。此时正急需人才来共建蜀中。与其留在长安等着长安被某个藩镇攻占,还不如去蜀中襄助王建共建大业,至少也能在西蜀一隅遂了自己“有心重筑太平基”的愿望。
天复元年韦庄入蜀,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他为掌书记,韦庄自此终身仕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