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白衣年轻人一出场,就有不少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洪德三年的举人,京城里有名的才子杜参。
杜参虽然还不是进士,但是他的诗名却传遍了建康城,被成为新朝第一诗才。
所谓的新朝,就是指洪德天子即位以来的洪德朝。
杜参洪德三年中乡试,但是次年的会试他并没有参加,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如果他在洪德四年参与会试,最多就是个二甲进士,因此他准备再打磨三年,要在洪德七年考学,去搏一搏一甲。
因为这一句狂言,杜参在建康城的名气就涨了不少,而且他基本上每年都有好几首佳作,算得上是近几年建康城里风头最劲的才子。
此时此刻,这位杜才子站在台上,环顾四周,他深呼吸了一口,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开始吟诗。
“秦淮无语话斜阳。”
“家家临水映红妆。”
吟完这两句诗之后,杜参再一次环顾众人,继续开口道:“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
杜才子的状态有些狂热。
他用十分激动的语调,念完了这首诗,或者说这段词。
他站在潇湘楼的台上,依旧是抬头看向裴元裴侍郎,然后看向在座的达官贵人,声音掷地有声:“本来杜某有拙作,但是听到这首诗之后,杜某之作便不堪入耳了,这首诗,深得我心!”
他环顾四周,声音沉重。
“一甲子过去,无论是朝中诸公,还是在座诸君,都只敢在秦淮河吟风弄月,全然不敢北望了!”
“今日秦淮河的春风,不知甲子前南渡之耻,依旧吹拂画舫,但是我等陈人不是无知无觉的春风,甲子之变,皆应当牢记心中!”
说完,杜才子沉声开口。
“除非河山恢复,否则杜某再不入秦淮河烟花风流地!”
说完这句话,他就要拂袖而去。
正台上,裴侍郎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另外一位礼部的官员,却站了起来,他看向杜参,低喝道:“杜参,朝廷自有朝廷的想法,你尚且无有官身,如何敢在上元盛会议论朝廷!”
“你想以诗文乱政吗!”
这个帽子扣的很大。
但是杜参并不畏惧,他回头看向这位礼部官员,昂首挺胸:“杜某先前说了,此诗非我所写,不过却全合我心意,便在上元诗会上念了出来,在下是建康人,就住在建康城里,如果钱郎中觉得在下所作所为犯了国法,明日让建康府来我家拿人就是!”
说完,杜才子拂袖而去。
杜参走后,上元诗会的气氛变得尴尬了起来。
本来十分热闹的盛会,被杜参这样闹了一番之后,就很难办下去了。
毕竟现如今住在建康城里的人,尤其是那些贵人们,十个里有七八个祖上是南渡过来的,杜参当面说起这件事,如果他们还能继续“娱乐”下去,那么就是打祖宗的脸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