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也不打紧,就算不成功,这是我到南京之后才有的事,对于朝老大人们而言,必然把他看成是和我有涉,打压提防自不必说。而林大人因此一事,未免加觉得朝老大人们行事不公。就是他们那些门生故旧,耳濡目染之下会做出什么选择,那就很自然了。所以,这是阳谋,就看京城那些老大人们如何接招!”
傅容深知马升被弹劾求去乃是突事件,而这样的突事件面前,徐勋仓促之下能够采取这样八面玲珑的应对,他除了欣慰之外,便是说不出的惊讶。然而,此刻听到徐勋这番话,他眯了眯眼睛,暗叹一声徐勋若不是过去荒废了太多时日,否则走科举正途,若能考进士说不得是宰辅之流,他就笑着说道:“好,好!那咱们就静候京城的佳音了!”
京城的“佳音”并没有让徐勋等上太久,戴义默契地和他达成交换条件离开后不过两三天,徐勋便接到了八里加急的西厂急报,道是南京上河关杭州北关监税太监贪墨,小皇帝大雷霆,让他立刻详查,正是映衬了临出京前朱厚照的嘱咐。然而,报信的那西厂番子带来的还有谷大用的亲笔信,那看似粗疏的太监却是用粗疏的笔迹提醒说,小皇帝登基之后,钞关太监少说换了三分之二的人,其一多半都是走刘瑾的路子放下去的。
到了这时候,徐勋自然心了然,重赏了那个西厂番子就放了人回去,却是仿佛没这档子事似的,丝毫没有往上河关去,不用提杭州北关了。倒是又过了数日,锦衣卫又是紧赶慢赶送来了一封急信。打开信一看,徐勋就忍不住站起身来,眉宇间流露出了几分诧异和复杂。
焦芳那家伙,终究是得偿所愿登上了吏部尚书的宝座!
管初对此这消息就有几分意料,可真正得到了印证,徐勋还是不免觉得有些挫败。然而,信上说刘大夏没有得到吏部尚书的位子,因此和焦芳闹翻,哪怕焦芳请了李东阳从说和,刘大夏依旧不理会,后竟愤而上书请求致仕,他不禁有些意外。待看到后一张李逸风的注释夹片,他这才醒悟了过来。
昔日弘治皇帝位后几年,鲜少接见内阁阁臣,纵使刘健身为辅也几乎不得见天颜,而刘大夏列位兵部尚书,几见驾,阁臣部堂还要向其打听皇帝出何语,这便种下了猜忌之因。故而这一次吏部尚书廷推三人,刘大夏焦芳林瀚,朱厚照随手圈了焦芳,自然而然让刘大夏大失面子。而刘健谢迁虽不齿焦芳为人,可也不喜欢从前抢风头的刘大夏,忌惮来自南京的林瀚,于是后虽然选了焦芳,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