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擦着眼泪,刘邦无奈的看着他。
刘如意就站在他们的前方,手足无措。
“儿正要去大展身手....母怎么可阻拦呢?”
“闭嘴!”
戚夫人骂了一句,这才看向了刘邦,哀求道:“陛下,如意年幼,怎么能派往封地呢?皇宫里,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若是他也离开了...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面对戚夫人的哀求,刘邦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群臣如此的坚定,都要求刘如意前往封国,刘邦当然明白这是为什么,一方面,这是吕后的报复,戚夫人对刘长说出那番话之后,刘邦就已经料到,吕后是不会放过戚夫人的...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先前换太子的风波。
群臣对太子是非常满意的,没有人想要换掉太子,而如意若是离开了长安,那就彻底丧失对刘盈的威胁,刘盈就能安心继承大位,这就是为什么赵尧提出这个建议后群臣即刻跟随的原因了。
毕竟刘邦的这个太子,在群臣心里,那是完美的继承者,刘如意也不差,可远不如其兄长。
连丞相都坚决要求将刘如意送去封国,这就有些麻烦了,作为皇帝,刘邦当然可以直接下令,让如意留下来,可是,纵然皇帝,做事也要讲道理,硬扛着群臣和皇后去做,就是刘邦也得想一想到底值不值得。
刘如意倒是很委屈,他是真的想要去封国,他有信心,他一定能在封国里干出一番大成就来,成为大汉的贤王。
他不明白,为什么阿母,父皇,兄长都会来反对。
刘邦看着他,心里也是在迟疑。
他的确是很喜欢这个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儿子,但是,这件事到底要如何解决呢?
戚夫人哭哭啼啼,让刘邦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差。
“好了!不要哭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管不住你的嘴!这一次,朕去想想办法,可是,以后,你要是再敢胡说,朕就亲自将如意赶去封国!”
椒房殿内,小刘长将头枕在吕后的腿上,打着盹。
吕后左手抓着竹简,认真的看着,右手却在轻轻抚摸着刘长的后背,哄他安然入睡。
忽然,一个人大笑着走进了椒房殿内。
吕后猛地抬起头,皱起眉头。
正发笑的刘邦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顿时就停了下来,他看了一眼正在熟睡的刘长,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吕后的面前,缓缓坐了下来。
“这竖子怎么大白天睡觉?”
刘邦低声问道。
“这几天他心情不好,晚上没能睡好。”
吕后冷冷的回答道。
站在刘邦面前的这位老丞相,已经老了,这些年里,他大概是刘邦集团里最为忙碌的一位,刘邦等人推平了原先的房屋,而萧何就是在瓦工,他在原先的废墟上重新打造了一个名为大汉的高楼大厦,能大庇天下百姓俱欢颜。
他是绝对不会容忍任何人来破坏这座大厦的,他不能看着战争再次席卷这片土地,他的前半生,在与战争作战,而他的后半生,则是在与野心家们作战。他坚决的支持刘盈,因为他知道,刘盈即位,战乱便会远去,天下能真正的变成一个太平之治世。
这片土地,实在是太需要和平了,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几百万人战死,在无数思想火花绽放的背后,隐约能听到这片土地的嚎啕大哭。
在担任丞相之后,萧何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为民做主,做些改善民生的事情,安抚各地的百姓,想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萧何的这种思想,在汉初一直延续着,他的继任者们,无论是专横的皇后,无论是他的敌人,无论是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某位老四,都在按着萧何的这条道路继续前进。
若说文景之治是汉武帝能征伐强敌的基础,那萧何就是文景之治的基础。
面对丞相的苦苦哀求,刘邦似乎想到了什么。
“丞相这番话,可也是皇后所授意的?”
萧何大惊,“陛下何出此言呢??”
刘邦咧嘴笑了起来,“戏言耳。”
“朕定不会放过淮阴侯,淮阴侯两次谋反,若是再放过了他,天下诸侯都要效仿他了!”
萧何心满意足的朝着刘邦行了个大礼,“如此甚好!”
送走了丞相,刘邦决定亲自去见一见淮阴侯。
看到披头散发,遍体鳞伤的韩信,刘邦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有些生气的问道:“为什么要这么羞辱淮阴侯呢?”
狱吏如实回答道:“这是皇后的命令,每隔三日就要对罪犯执行鞭刑....每隔七日就要执行...”
“好了!以后就不要这样做了!”
“唯!”
刘邦隔着木栅,看着里头的韩信,“你又何必如此呢?”
韩信抬起头来,眼里没有一点的惧怕,“乃受他人蒙蔽。”
“哦?”
刘邦听出韩信似乎有些服软之意,要知道,这个硬骨头哪怕是被自己抓住之后,也不曾服软过,这让刘邦倒是有些惊喜。
“虽是受他人蛊惑,可你两次谋反,罪无可恕,朕决定处死你,只可惜了你的才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