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部商业电影需要非常大的资金量,特别是院线上映的电影,所以一部电影的诞生有很多出品公司合作,一起投资,制片,发行以及最后面的公映,拍电影的收益来自于上映之后的票房,票房越高,收益越高;
《前任攻略》尽管投资不到3000万,但钟丽妨仍旧邀请了光线、博纳、星辉和中影一起参与,要的不是分担风险,而是为了电影的票房;
万重山的项目自来就是内地影视圈的香饽饽,能分润少许,各家公司都是欣然接受;
投桃报李,到电影上映时,宣传、排片这些紧要方面,就该大家各显身手了;
因为提档的原因,《前任攻略》前期的宣传没能按部就班,使得公司只能剑走偏锋,提前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院线,开启了点映模式;
目前在国内,所谓的发行前点映就是一种电影宣传推广的环节,主要用来造势,比如请媒体、影评人等提前看,好提前写稿啊,从宣传需求角度,哪能等到上映后再请媒体和影评人呢;
基本上,大范围发行的影片,点映跟发行策略关联已经不是很大了。
如果是低成本电影或对市场信心把握不确定的片子(跟成本无关,只是发行方不知道该对片子的判断产生犹豫时往往也会组织点映),点映后收集到的反馈,可能会影响到发行策略,但目前国内这种情况基本没啥实际指导意义,而好莱坞就完全不同。
好莱坞的点映虽然大制作商业片,也跟国内类似,基本是用于宣传。
但对于美国市场的院线结构,点映对于一些文艺片和艺术片,具有着重要的市场指导意义。
比如当年的《卧虎藏龙》,发行前点映,通过问卷调查,发行商已经知道这片发行时不能主打主流市场,而是针对中年知识分子阶层,文化精英,把他们锁定为第一部分核心观众。
这一部分发行规模很小,几个厅都是有可能的,这时候虽然也发行了,但其实对于后面逐步扩大的发行规模,最终进入主流市场来说,也可以看过是“提前点映”。
《卧虎藏龙》通过第一批观众口碑和票房数据,逐步有序的扩大目标观众群和上映银幕数量,比如后来针对武侠动作片迷、功夫迷做市场营销,针对性扩大银幕数(发行规模),然后再针对家庭妇女群体,相关媒体再投放广告。
最后才针对最主流的年轻观众,当然后来奥斯卡获奖,再来一轮。
跟点映形成区别的是“试映”,前者一般是可供发行的完成片,在国内一般拿到发行许可证后,在影院里租场放映,请媒体啊,影评人啥的,因为国内影院规定,是不允许放映任何没有发行许可证的影片,因为你是商业机构嘛。没证等于猪肉没盖章,不但不让卖,也不让拉到市场摊上去叫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