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英国政府最近从华夏获得了一大批装备,其中有不少原本是打算提供给俄国政府的,但是随着诺曼诺夫王朝的倒台,我想用这批武器来武装我们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我们新扩充的军队都是这样。大英帝国陆军部已经表示了将邀请华夏陆军军官团来提供帮助。并且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按照新的形势来调整我们的整个西线防御了。”罗伯特伯爵严肃的说道。
“这个世界真疯狂,华夏共和国的战列舰刚在地中海决战中重创了你们的舰队,而现在,大英帝国居然邀请华夏的陆军军官了帮助训练新军,这真是讽刺啊!”甘莫林将军面带讽刺的说道。
“我原以为这对于法国来说是个好消息呢。我们至少不用担心这些东西落到德国人手中来对付我们呢。现在不是纠结这些事情的时候了,我们要现实一些,也许战后我们会一起回到远东对付这个庞然大物,但是现在,只要华夏愿意和我们合作。那么我们就必须拿出十足的诚意,美国人举棋不定。而且就算加入了协约国,在短时间呢也无法生产出足够几百万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而且从实战来看,德国陆军和华夏陆军之间有相似之处,相比华夏陆军对于如何应对德军的攻击也有一些经验。俄国的崩溃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全是坏事,至少伴随着俄国人的崩溃,华夏和德国走到了对立面。现在全世界都是同盟国的敌人!”罗伯特伯爵反唇相讥道。言语中充满了对甘莫林政治智商的嘲讽。
不过吵架归吵架。英法最终就新战线的调整还是达成了一些一致的意见,比如说从德国本土撤军,将部队撤往比利时和法国境内,并且开始修筑纵深防线,大量的铁丝网和雷场被部署在防线之间的无人区域,同时重新配置了炮兵。将大量中小口径火炮下发给基层作为反装甲火力。而加农炮和列车炮则部署在后方,和已经拓展开的通讯网络一起肩负起反炮兵的重任。同时部队开始实施纵身部署,法国最终还是放弃了在一线集中大量部队的战术,开始在一线部署少量部队担任警戒任务。在避开德国炮火的二线和三线囤积部队,同时还增加了预备队的数量和机动能力。
老实说法国人在部队机动方面还是有些想法的。戴高乐战后出了本书也不是偶然。在一战刚开始的时候。法国人就曾经集中了大量民用车辆进行部队机动,在关键时刻将2个多师的精锐部队运往前线,为最终阻止施里芬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一战后,法国人虽然因为经济问题对于火炮研发不是很上心(至少30年代之前是这样。)但是却依然逐步为炮兵配属专门的汽车用来增加机动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