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之后,她倒也没有很困惑,毕竟本来就是外挂了,太逆天,就过分了。
顾南秋又从生鲜基地抓了一只扒了皮的野鸡出来,想到马大娘往日里时不时地投喂三个孩子,还有帮衬她,她总是要报答的。
为了不被发现,她拿了一个竹篮,把野鸡丢了进去。
又扯了一块破布,盖在上面。
做好这一切,三个宝也回来了。
顾南秋叮嘱了一句后,就提着竹篮,又拎着一包稻谷出门了。
她是现代人,又是很标准的南方人,吃不惯红薯面类的,所以从姜家搬粮的时候,挑选的都是大米。
虽然没有现代的饱满,但是总比番薯,玉米强!
马大娘守寡二十余年,前几年公公婆婆也相继离世了。
顾南秋到的时候,马大娘刚洗完衣裳,握着竹竿准备晾衣裳呢。
顾南秋大大方方的把篮子递了过去:“今天谢谢您。”
马大娘很朴素,看到篮子里是一只已经处理好的野鸡,惊得合不拢嘴。
“使不得,使不得,太贵重了!”
马大娘把篮子推了出去,嘴里念叨着:“我只是看不惯村里的这些人欺负你们孤儿寡母的。”
顾南秋点了点头,可能是感同身受吧,她跟马大娘得遭遇出奇的一致。
但实际上又并不相同。
马大娘的公婆对她很好,视如己出,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乐观向上。
马大娘把顾南秋拉到院子里坐下,又从屋里倒了一杯热水出来。
顾南秋打量着小院子,虽然对方住的也是茅草屋,但是跟她的相比,宽敞不少,也整洁不少。
院子还用木栅栏围了起来,看得出来,非常用心。
地里三三两两得种了一些韭菜跟大白菜,秋冬也能吃上一口新鲜的蔬菜。
马大娘和顾南秋相对而坐,她看到对方提着一大包的稻谷,会心一笑:“要去脱粒?”
顾南秋点了点头:“是啊,家里也没石磨盘,估摸着要去镇上一趟了。”
马大娘看了一眼天色,这会日头已经有些偏西了。
“明个起早去吧,来回一趟怕是要到晚上才能赶回来了,孩子还小,离不开人。”
顾南秋算是被劝住了,马大娘还大概给她指了一下路。
意识到去一趟镇上可能要走十多公里的,她额头青筋暴起……
马大娘看到顾南秋这幅表情,吃吃的笑了两声:“你呀,没出过村,肯定不知道!”
“每天辰时村东的刘老头会驾牛车去镇上,每次两文钱。”
顾南秋松了一气,这还差不多嘛!
让她提着两大袋将近三十斤的稻谷,走这么一个来回,怕是命都要没了!
但是听到马大娘说要两文钱,顿时头疼起来。
她那是身无分文,看样子,挣钱这个事情迫在眉睫。
马大娘像是看穿了她的窘迫,从口袋里面掏出几个铜板,数也不数的放到了顾南秋的手里。
“你先拿去用。”
顾南秋来这一趟可不是为了钱,是正儿八经想要感谢马大娘这些年对孩子的照顾,还有今天在祠堂的帮助。
她严词拒绝:“我不能要。”
马大娘在这村里已经是无牵无挂了,反而是三个宝,让她感触颇深。
这三个孩子在后山摘到野果后,悄悄的给她送一些过来。
也会在掏到鸟蛋,可以匀出来的情况下,给她一个,说是感谢她。
马大娘这两天眼看着顾南秋越来越好,也看着三个宝眼神中闪烁着星光。
可能是自己没有孩子,就想这三个孩子可以好好的。
马大娘把钱塞进了顾南秋的手里:“拿去吧,有闲钱了再给我。”
顾南秋推辞不掉,只能窘迫的拿在手里。
连声说着感谢,但是在如此贫穷的桃李村,只有钱跟粮是硬道理。
马大娘看了一眼竹篮还有野鸡,宽慰道:“这野鸡我收下了,你要是还有负担,这竹篮不错,我也收下了。”
顾南秋忙不迭的点头,笑呵呵地说道:“没问题没问题。”
竹篮也是空间的产物,比起古代的纯手工,多多少少有一些工业的味道。
再加上现代得东西更加讲究牢固性跟耐用性,就连普通的竹篮也比古代的结实不少。
顾南秋千恩万谢的谢过马大娘后,又提着米粮往回走。
耳边突然飘过一句酸溜溜的话:“拿了点粮食就到处招摇,生怕别人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