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在轰鸣,履带下的沙土被强劲的废气扬起,坦克军的全体突击命令,很快在沙漠中制造出了一条宽近十公里的巨浪。
不够汹涌,但更加骇人,因为那是由漫天黄沙组成的沙浪。
入城街口的战斗没有任何悬念,自由规避的命令下达后,城市边缘的多国部队防御已经不成章法,几辆奉命留守,只起到警卫作用的十字军和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猛虎85毫米口径滑膛炮的打击下,就如同败布破絮般被狠狠的撕破。
更欺负人的是,被击毁后堵在路口的m3,被心急入城的突击团猛虎坦克客串了一次推土机,在难听的“咯吱吱”志中,慢慢推到了路边。
在随后的坦克巷战中,其他的斯图亚特与十字轻型坦克的下场,也不比路口那几辆被当作垃圾推开的同类强到哪去。在这种纯装甲大战中,以速度和灵活见长的轻型坦克,成了人见人欺的可怜货色,就连猎豹,也可以利用车载步兵发射的单兵柳叶式火箭将它他击毁。
不过,这些都并不足以决定战斗的最终走势,在艾季比达亚略显狭窄的街道中,坦克大战的主力依然是谢尔曼与猛虎的对决。
如果是在野外平坦的沙漠地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坦克炮对射,那m4肯定不是猛虎的对手。在朱夫拉沙漠中,多国部队与近卫机步第6军的作战中,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m4猛虎对射的结果至少是四比一,也就是说多国部队要付出四辆谢尔曼坦克的代价才能击毁一辆坦克猛虎,而且还必须是以包抄的方式,在侧装甲或者后装甲击中猛虎,才有效果。
猛虎坦克的前装甲,被美军装甲兵称为“防波堤”,意为:那是不可击穿的。
为此,艾森豪威尔要求国内坦克工厂尽快提供威力更大的85毫米主炮坦克的报告,早已被呈送到罗斯福的办公桌上。
但在艾季达比亚的巷战中,巴顿指挥的多国部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然猛虎的前装甲坚不可摧,那就打侧面,打后边。复杂多变的街道和以土木为材料的沙漠建筑,给多国部队实施这样的战术以很大的发挥空间。
猛虎往往是对射中击毁了敌人对面的坦克,还没等钻出巷子,就会被在后面出现的谢尔曼击中,或者是克伦威尔推倒了路边的土墙,将炮管抵在猛虎的侧面。
与西伯利亚战场上,通讯落后的俄军坦克不同,美、英在坦克无线电方面的技术,并不显落后!汉军领先于协约国的,也只是通讯的合成技术雷达的搜索范围。
至少,“北斗”的开发理念和技术都还是绝对超前于其他各国的。
无奈、残酷但却有效的“对子”战术,让进入艾季达比亚城的近卫第3军第7师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被击毁了一百多辆猛虎坦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