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几个人都希望少花钱,方从哲作为拍板的那个,当然希望钱花的越少越好。
主事户部又是次辅的李汝华,同样不希望多花钱。国库从能跑耗子到有些积蓄,太不容易了,他不能让钱财随便花掉。
徐光启更不用说,新建筑代表着科技的进步,他一定支持。
内阁当中,排名前三的大佬决定的事情,本来没有可能更改。
可惜啊,事情就是如此魔幻,因为工部和下边百姓的激烈反对,竟然遭受到极大的阻力!
这一点,方书安都没有想到,阻力是预料之中,但是为何民间会那么大?
工部反应激烈,谁都能明白背后的原因,他们是修建三大殿当中的直接受益人和监工。
监工可能存在不熟悉的情况,新技术的实施,意味着监工们要从头学起,换成钢混结构,工部上下不知道多少人的钱袋子要少一大截。
修建三大殿,原本油水极为丰厚,对于整个工部不管大小官员,都能喂饱。此时突逢重大改变,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掉,他们怎么可能忍受,这般变化,基本上人们都在反对。
其实,也有些明事理之人,他们能认清形式,也知道当中的原委。
清楚归清楚,实际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可惜啊,大部分人并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人群之中选择沉默。
在他们的意识里,即使自己不想占便宜,也不能耽误同伴们。
自己不吃饭,去不能将锅碗瓢盆打破,说不得要被人戳着后脊梁,骂个数典忘祖。
老好人们不动手,规矩之人不传谣,却抵挡不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他们原本就要从中渔利。如今却要另起炉灶,不甘心的那些,便选择将水搅浑。
也不知谁将还在议论的事情传出去,并且添油加醋,搞的外边传的风风雨雨。
此事对于御史们来说,并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
但是么,事情涉及到金丝楠木上下游一些列产业,当中的木匠和相关的商户以及为商户服务的工人,都不在少数。
几百年来的习惯,已经形成上下游连接的产业链。
如果三大殿放弃金丝楠木,对于市场的打击十分巨大,几乎等于直接砸掉他们的饭碗。
对于老百姓来说,没饭吃可不行,因此,在有心人的带节奏下,很快相关产业的百姓都疯了。
自古以来,华夏就不缺少看热闹之人,围观的,叹息的,那叫一个热闹。看热闹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不明就里的被裹挟在其中。
涉及到百姓,御史们闻着味道扑上前来。
大朝会上,御史们又开始发难。泰昌的性子,做了决定轻易不会改变。他是有些想不明白,为朝廷省钱,天大的好事情,为何会有人要反对?
难道说,百姓们都想着要花大钱?
紫光阁,像往常一样,严肃而又神秘。几个太监在门口值守,不远处是锦衣卫。
平日里,大佬们说话的声音,十分谨慎的控制在一定程度。
要不说大佬就是大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控发声,能让房间内人们听清的同时,又能保证门口的太监们听不到。
今日不一样,门口的太监们听的一清二楚不说,就算是远处的锦衣卫们,也能听清楚,因为泰昌正在大发脾气。
“林如楚,你给朕说说,这几百万两银子,省给谁的?到底是谁在裹挟百姓?御史们,一个比一个要命,说什么,朕要是真用混凝土修建三大殿,会饿死数万百姓。来,你给朕说说,数万百姓是怎么饿死的,朕是真的想知道啊!”
泰昌拿着一本奏章,狠狠的扔到林如楚站的面前。
工部尚书一般很少参加内阁会议,他不是内阁成员,即便是在六部当中,位置也就比礼部好一点点。
这次不同,因为有修建三大殿的事情,并且涉及到金丝楠木引起的反应,必须要将他喊来,还有别的高官,算是内阁扩大会议。
林如楚那个冤枉啊,此事虽然涉及到工部,虽然涉及到下边的人,但是他是一点都不清楚。
“陛下,此事当中定有蹊跷,请容臣去调查。”表面如此说,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此事定然是他那些下属从中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