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394章 刘备的妥协

幽州、广阳、蓟县

公孙瓒略微行礼,向书案后的刘虞说:“若此时不战,则数年之后,文恬武嬉,贪生怕死,朝堂无善战之将,军队无精锐之士,国家无可用之兵,汉人无勇猛无畏之气节!”

刘虞:“你说得,本官不是不是知道,本官也并不反对继续动用武力。自黄巾以来,国家耗费数十亿,为几名将官之军功,士卒苦于战事,逃亡不断百姓苦于税赋,卖田卖地,赊账欠债。

本官离开雒阳之前,皇帝陛下,当着大将军、三公面前,对我谆谆教诲,说能剿则剿,能抚则抚,务必尽快平定叛乱、安定乌桓,裁撤士卒,减少开支,与民修养。陛下的嘱托如在昨日,大将军、三公的交代如在耳边,本官岂能不遵照执行?公孙都尉难道想违背皇帝的旨意,还是违背大将军、三公定下的国策?”

几句话说出,几个大帽子一扣,把能言善辩的公孙瓒说的哑口无言。

公孙瓒想了好一会,才接下来再说。

可一旁的王柔、王泽、张逸、臧洪、董旻、徐荣都站出来驳斥,把公孙瓒弄得烦不胜烦,此时刘虞则老神在在,悠然有余力。

刘备擦了擦汗,见公孙瓒面沉如水、面色难看,就知道难以应对,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作罢。

此时的刘虞,给刘备的压力是巨大的,和十年前曾经那个曾经的幽州刺史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他时而温文儒雅,时而锐气四射,在处理某些事情上,显得不那么老练,缺乏足够的信心。此时的刘虞,也和黄巾之乱时的刘虞完全不同,那时候他并不熟悉军务,不时显得手忙脚乱,当时刘备、公孙瓒则锋芒四露。

如今的刘虞,面色沉稳,仿佛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不时露出自信的笑容,始终如一的温和态度,让人觉得如沐春风。眼神看起来不那么锐利,却仿佛有看透人内心的穿透力和智慧。说话简短而有威严,刚强不失圆滑,军务政务皆安排的井井有条。

简而言之,是一位成熟稳重、极具魅力、富有智慧的封疆大吏,是一位圆转自如的经学大家。

刘备向左右看过去,张逸、徐荣、臧洪、祖茂等都是老熟人,可都帮刘虞说话鲜于中优、鲜于辅也见过几次,但没有一个人上来套近乎王柔、王泽、刘庆是老对头,落井下石不要太愉快。

抓住公孙瓒、刘备缺乏粮食、财货的卵蛋,刘虞的语气并不显得咄咄逼人,但有些要求,依然让公孙瓒连坐下来交流的想法都欠缺刘虞要求指挥权归他。

别说公孙瓒不同意,就是刘备也不可能同意!

不论是公孙瓒还是刘备,都认为刘虞缺乏直接指挥战斗大兵团作战的军事素养和经验,在面对危机或突发情况时,难以做出迅速有效的决断,其过分宽仁和善的性格也会导致诸部将领、士卒在战斗中缺乏坚决执行命令的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