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05章 《流民图》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曹昂就爬起来,找了一块巨大的绢帛,以为画布。曹昂准备画一幅巨大的《流民图,献给朝廷。

昨天曹昂思索了一夜,总觉得不能自己坐等着黄巾起义的爆发,而应该尽可能地使朝廷去救济这些灾民。

动乱是天下发展的大趋势,是社会矛盾激化到质变的产物,谁去阻挡,就是螳臂当车。但一旦乱起,必然是血流漂橹,生灵涂炭,最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曹昂没法阻止这场大动乱,但还是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其影响。

老百姓,永远不要嫌其多。

《流民图就是献给天子和朝廷衮衮诸公的,用以戳破他们的盛世幻想。之所以曹昂不写一片文章,乃是因为相较于文章,这图画更有杀伤力。

上层人物,你跟他将老百姓有多穷、多苦,他是无法理解。就如同有人跟晋惠帝言“天下荒馑,百姓多饿死”,晋惠帝便言“何不食肉糜?”无独有偶,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说过:“没有面包为何不吃糕饼?”

其实还真不一定是他们无知,也不是他们太坏,而是他们和下层百姓隔的太远,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他们根本无法想象。

后世还有一大批人觉得《隐如尘埃是故意丑化中国人呢。

所以要想唤醒众人,就得让对方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流民的惨状。想当初北宋郑侠的一副《流民图,直接摧毁了王安石变法,可见其杀伤力。

曹昂从一大早就开始画,其画笔一刻不停。甚至到了吃饭的时候,亦不离开。饿了在画室吃,困了在画室睡,如疯魔了一般,所有人都惊愕不已。

如此画了三日,曹昂版的《流民图才画好。

这是一幅现实主义的画作,有些模仿《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琴棋书画,曹昂上辈子也就一个画拿得出手,倒是用到现在了。

这画长两丈两尺5米1,高五尺1米2,左下角是一条黄河,而从左上角开始,便是黄河北岸数十里惨不忍睹的场面。有“卖儿鬻女”的,有“易子而食”的,有“哄抢粮食”的,有“哀嚎待死”的······“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画中的场面虽然都是众人亲眼看到的,可是再看到这幅画,众人仍是五内俱焚,久久难语。

画面中间上方,是曹昂题的一首诗:

“光和六年秋,吾北至河内,见沿途流民,屯聚饥饿,积尸载途。……其尚存者,或鬻子捐妻,或剥木掘草,或相向对泣,或矫首号天,犹可言也。及其父不顾子,夫不计妻,飘零于阴风积雪之中,匍匐于颓垣荒垅之下。言语已不得尽述其状,遂作诗画,警世人。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