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03章 三大集团老巢的变更

历史上曹操(曹魏)、刘备(蜀汉)以及孙权(孙吴)三大势力的老巢都是变迁过很多的地方,如曹操从东郡发家,一开始治所在东武阳,后来转到鄄城,又迁到许昌,攻占冀州后开启了许昌、邺城双核时代,曹丕代汉后迁都洛阳。

刘备先是在平原,后屯于小沛、下邳、小沛、沛城、小沛、新野、樊城、公安以及成(cheng)都;孙坚在豫州治所为阳城(可能就是阳人城),孙策主要在曲阿,孙权先在曲阿,后在秣陵(建业),攻取荆州后在鄂州(武昌),并且在武昌称帝,又迁都建业,孙皓时期一度迁回武昌。

【曹魏老巢的变更】

曹操从兖州发家,所以一开始主要以兖州的东武阳以及鄄城作为自己的治所,迁都许昌后许昌就成为了曹操势力的大本营,打下冀州后曹操担任冀州牧,邺城也成为了曹操的大本营之一,后期曹魏的重心实际上就从许昌慢慢的变成了邺城,曹丕改朝换代后,魏国的国都就一直在洛阳了。

在早先曹操是董卓掌权后有记载最早的起义者,但当时他并不算是真正的诸侯,名义上还归附于陈留太守张邈的麾下,直到曹操引兵平定东郡等地的入侵的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人,被袁绍推荐为东郡太守,治所位于东武阳,这才占据了自己的地盘,成为了一个小诸侯。刘岱死后,曹操虽然接替他担任了兖州牧,不过并没有记载曹操有变迁治所。

之后袁术联合长安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一同进军兖州,曹操为了依托袁绍,才将治所迁到了离冀州很近的鄄城,不过袁术军在孙坚死后战力大不如前,被曹操轻易击溃,追杀数百里,鄄城作为曹操势力的大本营有着三、四年的光阴,曹操在这里待的时间要比东武阳长多了。

曹操击败吕布站稳兖州后,开始着手迎天子,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还在董昭等人的帮助下以闪电般的速度迁都许昌,许昌就此了成为了曹操的第三个大本营,这里距离北方袁绍较远,袁绍曾经提议曹操将国都迁到鄄城被曹操一口拒绝,二者还因此关系僵化。

迁都许昌是曹操势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此后曹操拥有了大义,并借此招揽了众多的人才,势力得以飞速发展。

邺城原来是冀州的治所,韩馥和袁绍的大本营,袁绍死后,袁尚成为了新的冀州牧,然而他因为和自己兄长袁谭的内斗,导致曹操乘虚而入,邺城最终也被曹操攻陷,夺取冀州后,曹操毁诺没有让贾诩担任冀州牧,而是自己担任,邺城在日后曹操封公封王时也成为了魏国的国都,实际上曹操势力进入了双核时代,邺城和许昌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许昌是东汉的都城,邺城则被曹操视为自己的根基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