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等一群旗手转身逃跑,李延庆的第二箭又射到了,一箭射穿了身材魁梧的旗手背心,旗手惨叫一声,翻身落马,其余数百名骑兵吓得狼狈而逃,城头上的士兵再次欢腾起来,远处的完颜斜也看得清楚,居然被宋军射断了金狼头大旗,他脸色铁青,原本想向宋军示威,却被宋军反打脸,完颜斜也心中无奈,只得喝令道:“撤军回营!”
在撤退的锣鼓声中,十五万大军开始缓缓撤退,尽管十五万金兵展示了强大的战力,但李延庆的一箭射断了金国的王旗,完全抵消了金兵给宋军带来的压力,很快,李延庆这一箭传遍了整个京城,给京城的七十万百姓带来了希望。
待金兵撤尽,宋军也开始陆续下城返回军营,这时,一队侍卫奔来,对李延庆拱手道:“官家请李都统去知政堂,有要事相商!”
“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李延庆吩咐刘錡几句,便快步走下城,翻身上马向皇宫奔去。
目前知政堂六相中,王黼已被革职罢相,高俅和蔡攸离京也被免去了相国之职,蔡相在几天前因年事已高而辞去了相国之位,前朝相国只剩下白时中和李邦彦两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桓登基后,又迅速任命吴敏、孙傅、张邦昌、李纲四人为相,组成了新的知政堂。
由于军议堂的三名骨干李纲、吴敏和孙傅都出任了相国,赵桓为太子监国时,他考虑的是如何与知政堂抗衡,才组建了军议堂,现在他升级为帝王,自然不希望再有军议堂来抗衡知政堂,所以赵桓便渐渐用知政堂代替了太子监国时代的军议堂。
李延庆匆匆赶到知政堂,有官员替他禀报,“李都统到了!”
李纲连忙迎了出来,行一礼笑道:“大家就在等李都统了,官家也等候多时,快请进来吧!”
李延庆一怔,“官家也来了?”
“今天知政堂议事比较重要,官家也来旁听,我们都是纸上谈兵,还得你来说说实际情况。”
“今天是议论军事?”
“也不完全是军事,你进来就知道了。”
两人走进议事大堂,这里就像一座小殿,上方正中间是天子赵佶的位子,几十年来都空着,赵桓登基后,他基本上都会来旁听,今天也不例外,赵桓高高坐在龙椅上,对走进大堂的李延庆微微点了点头。
大堂两边共摆放了八套桌椅,在后面又摆放了两排椅子,主要是给重要官员旁听议事时所坐。
李延庆不是知政堂成员,平时也没有资格和相国们平起平坐,但现在是战争时期,他作为都统防御使,地位就格外突出,没有人敢小视他,赵桓特地下旨,在议事堂内再追加两套桌椅,一套便是给李延庆,而另一套则是给枢密使高深。
李延庆走进议事堂,向天子赵桓躬身行一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都统免礼请坐!”
李延庆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这时,右相国白时中问道:“请问李都统,金人大概会几时攻城?”
知政堂召开紧急议事当然是金兵撤退后才举行,但众人还是心有余悸,眼看一场大战要爆发,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
李延庆见所有人都望着自己,估计大家都在担心这件事,他又挑眼向上望去,天子赵桓也同样目光专注地望着自己,看来这是今天议事的重头戏了。
李延庆便略略欠身,对众人道:“根据我的经验,金兵在正式攻城前还有祭神仪式,明天应该不会进攻,应该是后天第一次进攻,不过第一次进攻应该属于试探性进攻,规模不会很大,战争不可畏,我担心的是城内之乱。”
李延庆说的是实话,他们准备了近半年,加上京城良好的防御底子,金兵想攻破城池还真不容易,关键是城内不能发生内乱,当初太原城能守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万众一心,他李延庆一言九鼎,谁也不敢违抗。
但京城却不是这样,比他位高职重的权贵高官多得是,如果人心不齐,恶果很可能就会出现在军队上,某一段城墙防御就会出现缺口。
当然,李延庆并没有明说,他担心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城中的高官,如果有人被金国重金重爵收买,那就真是的人心不齐了。
“不知李都统说的城内之乱是指什么?”吴敏问道。
李延庆缓缓道:“我担心城内藏有金国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