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将四万人分成两部,三万人为步军,一万人为骑军,正式兵卒与预备役一起训练,优秀者随时可以转为正式,正式的也随时可能被淘汰进预备役。
又将手下那一百五十名经过训练队狂澜军骑兵全部分配进中军内,充当教官,让北宫纯为步军教官,苏良为骑军教官,自己和胡崧则为总教官。
一个月的时间里,王烈吃住在中军军营,定下了完整的条例,亲自教授这些中军各项技能。
无论官兵,有偷奸耍滑者,一律严惩、就地免职;但同时,有训练优秀者,一概当场提拔,给予奖励。
如此恩威并施,却是迅速就取得了这些中军、尤其是那些底层官兵的信任。
毕竟这些中军中,虽然不乏贵胄子弟,但还是以普通平民兵户为主。
就算是出身贵胄的军官,对上声望正隆,出手毫无顾忌的王烈,也是要老老实实装孙子,否则就算被王烈一刀宰了,在现在的长安城里也不会有人为他们鸣冤。
而且,为了支持王烈的整军,司马邺却是带头做出表率。
先是下旨提倡百官节俭、不许奢华铺张,同时自己以身作则,每日饭菜与百姓无疑,更拿出数百件皇家用具和古董通过梁芬卖给了各地客商。
而群臣一见至尊如此,自然也是各尽其力,筹集数十万金,全部用于训练新军,军饷不但按时发放,对训练优秀者还给予额外奖励。
这种高额奖赏,却让那些本来不想参加训练,庆幸被刷下去的民兵羡慕不已。
王烈告诉他们,他们也一样有机会重新加入中军,但要参加每年两次的选拔考核合格后才能加入。
同时宣布,一切选拔考核不得徇私枉法,若招收进不合格的士兵,负责招聘的主官一直到士兵,全部就地免职,并永不录用。
而且,王烈告诉胡崧,这些条例一定要严格遵守,就算将来他离开,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能保证中军的战斗力。
胡崧也是颇有谋略的主将,自是能看出这条例的严谨与实用,实在是激励士兵的好规矩,自是满口答应。
在王烈亲自作训一个月后,大晋中军终于脱胎换骨,虽然还未完全成型,但王烈相信只要他们能按照这个思路训练下去,择优去劣。
那么半年后,就算再遇上刘聪的匈奴大军,不说能反击取胜,起码是固守雍州绝无问题。
而且,这期间,胡崧和王烈的关系愈发的好了起来,胡崧佩服王烈的人品和能力,王烈却是感激胡崧当日朝堂上仗义相助。
同时,王烈尽心交给他如何训练新军,胡崧因为训练得力,加上王烈的建议,很快被司马邺收为亲信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