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9月26日,东返的大秦使团抵达诺夫哥罗德,准备在这座拥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停驻两天,稍事休整一下,并等待随同他们使团前往大秦的俄罗斯商团一起上路。
随着瑞典王国的攻势不断,俄罗斯帝国已经开始在境内做全面动员,各地的军队和新征召的士兵,在沙皇任命的一个个指挥官率领下,一队队地朝圣彼得堡和里加的方向汇集,以阻止敌人进一步侵入俄罗斯腹地。
是的,瑞典王国除了集中主力四万余士兵对圣彼得堡发起连续不断地强攻外,还出动了一支人数为八千余人的偏师,在海军的掩护下,突然攻击了波罗的海最大的商港——里加。在当地的立窝尼亚人策应下,瑞典军队经过两日激战,成功占领里加。随后,瑞典军队横扫附近驻守的俄军部队,歼敌数千,兵锋开始转向东北,意图从侧后方威胁圣彼得堡。
俄罗斯帝国全境震动,俄军陆军元帅、陆军总司令缅希科夫获得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授权后,发布全国紧急动员令,强制所有符合兵役条件的男子均需到指定地点集合,并在当地兵役管理人员和驻军长官的带领下,向帝国的西边汇聚。
有赖于1705年,沙皇彼得一世所进行的征兵制度的改革,从而使得目前俄国的动员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彼得一世还将服兵役的范围,从原有的传统贵族集团和差丁补充模式,转变成定期普遍性的义务征兵制,即,将俄国兵役义务从贵族集团和城乡纳税民向那些从不履行任何义务的等级扩展,使得服役人员中不仅有农民(农奴)、小市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和商人,还有家奴,甚至神职人员,将俄国的兵役制度普及到了俄国社会的所有下层阶级。
根据新的官秩表的规定,平民入伍服兵役,若能取得战功,将获得晋升为小贵族的机会。这对广大贫苦的下层民众而言,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彼得一世甚至还给了农奴可以不经地主同意就能入伍服役的自由。这些改革措施,增强了俄国下层民众参军服役的积极性,令当时急于建功立业的彼得一世获得了更为充足的兵源保障,从而为赢得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俄国的征兵制缺陷也很大,那就是没有任何有序的计划和条例约束,更没有足够的军需储备和供应。比如,在1699年-1725年,俄国政府总共进行过五十三次征兵,其中二十一次主要是在全国纳税民中间进行,另外三十二次则为补充征兵。沉重而频繁的兵役负担压在农民和工商业的居民身上,令他们不堪忍受,再加上令人发指的士兵待遇,使得部队中频频出现大规模的士兵逃亡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