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战主战场
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战线延长,兵力分散,财政经济困难。同时,中国人民坚决抗战,尤其是八路军、新四军在广阔的华北、华中敌后战场上消耗与牵制其大量兵力,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相配合,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严重威胁。因而,日军不得不改变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改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逐渐转移其主要兵力打击**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这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军侵华总兵力(不含关东军)达到58%以上,敌后战场(又称解放区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1~12月间,日本近卫文麿内阁连续发表声明,改变过去“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的立场,转而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的“近卫三原则”,引诱国民政府降日**;并推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策略,积极扶植傀儡政权,发展伪军,加紧掠夺占领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展开。日军大本营为统一指挥侵华日军(不含关东军),在南京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1940年9月27日,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成法西斯军事联盟。
国民党当局由于在战争中多次失利和惧怕**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日益发展,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对日妥协政策的影响下,从战争初期抗日较为积极,同**关系也比较好,逐渐转为消极抗日,积极**。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随后成立南京傀儡政权。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设立“防共委员会”。不久,又秘密颁发《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等**文件。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确定以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方针,随即掀起第一次****,调动军队进攻八路军和山西新军。国内出现严重的投降、分裂、倒退的危险。1939~1940年,日军对正面战场先后发动南昌、长沙、桂南、枣宜等战役。中**队在此期间发动了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并取得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昆仑关作战的胜利,但丧失了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和南昌、宜昌等重要城市。
中国**于1938年9月底~11月上旬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放在战区和敌后,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华南的战略任务。1939~1940年,中国**及所领导的抗日武装部队,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同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磨擦进行坚决的斗争,放手扩大抗日力量,使抗日根据地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坚持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
在华北,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其大部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采取分割、封锁和“扫荡”等手段,轮番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肃正作战”,企图实现由“点”“线”占领扩大到“面”的占领。八路军于1938年底~1939年初,以3个师的主力挺进冀、鲁、豫平原,挫败日伪军对冀中、冀南和鲁西北等地区的大规模“扫荡”,巩固与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夏开始,日军进攻重点由平原转向山区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军民,采取内线与外线相结合,主力军与地方武装、民兵相结合,挫败日伪军的多次“扫荡”。1939年冬~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南、晋西北、晋东南、冀南、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为坚持团结抗日,实施自卫反击,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地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于1940年8月~1941年1月,先后出动105个团共27万余人的兵力,对华北日伪军占领的交通线及据点,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在前3个半月的作战中,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