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战国时期的社会是一个破而后立的社会,一方面因为原本的政治权威逐步丧失其地位,导致原本的社会结构也被逐步瓦解,在另一方面上则是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政治权力体系和社会结构寻求转型,新的政治思想开始出现。
诸子百家才有了诞生的土壤。
而在诸子百家当中,对于忠孝的概念,都有相应的阐述。随着春秋战国社会状况的变化,诸子的忠孝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孝相对可能早一些,到了春秋时期,忠字开始出现,在孔、墨两大派别之中,无论是孔子提出的忠是忠、孝是孝,还是墨子以兼爱模湖二者的区别,都可以明显的看到人们对于这两个字的重视,以及对于这种理论的阐述。
大汉当下的思想家,包括郑玄和司马徽在内的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会将大汉和周王朝相提并论,然后试图在春秋战国的那段时期当中寻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周王室的权威不断衰落,同样的,在桓灵二帝之后,大汉的权威也是不断的衰败。
春秋末期各个战国的兴起,虽说在初期各国仍承认东周的宗主国地位,但齐、楚、晋等有实力的大国逐步崛起,周王室在君统和宗统上的绝对地位已经逐步被忽视,同样的,如今大汉地方豪强的割据,也标明了汉天子的统治在摇摇欲坠。
这种重大社会变革,直接地影响了文化。
今文古文,山东山西
都是文化上冲突的重要节点。
大汉原本采用的天子中央郡县地方的统治模式开始崩塌,随之忠孝这个两字的定义也开始偏移,什么才是忠?什么才是孝?原本大汉的忠孝,是否在当下依旧可以延用?若是不能用,这个忠孝又应当如何定义?
原本的政治关系开始崩塌,大汉神像的光华不再,家族世家地方豪强开始支配地方,忠字似乎开始模湖,孝字却被越发的强调起来。
忠和孝从商周时期含混的政治一体概念,到了当下已经被切割成为独立的概念。
举孝廉,为什么不是举忠孝?
廉能代替忠么?亦或是孝能排在忠的前面?
若是探查忠孝的根源,很多人会提及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及忠虽然多达十八次,但并无一处是对于忠下达的准确定义,其中还有七次是忠信连用,说明其实孔老夫子对于忠的概念其实也没有完全想好。
至于早在春秋时期,就和儒家相抗衡的墨家来说,忠孝观念上也未能完备,忠字在《墨子》中多次出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虽然说墨子一派最终表现出了忠烈的一面,以全体自杀或是被自杀,消除了君王心中的不安,但是也标明其实墨家的忠孝和君王所想要的忠孝并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是大相径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