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点点头,说道:律令之事……暂且不论,先说七国之乱……何也?无有律令乎?谋逆之罪不重乎?不知其行乃谋逆之举?亦或不明天下道义,民心所归?
割藩为镇,划地而治,有利社稷乎?诸葛瑾说道,转头看向了门外的天空,大汉疆域万里,才杰之辈何止千万……然而,哎……这才杰之辈太多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我且问你,贷令之律为何破绽处处?为何不详细说明?为何不条条款款,力行地方?乃骠骑不知乎?
诸葛瑾摇了摇头,非也……那么既然如此,又是何意?
诸葛瑾毕竟比诸葛亮年长,加上又是在骠骑这边修炼了一段时间,对于这些东西的理解,尤其是在政治层面上的理解,自然是更加的深刻。
当然,相比较而言,当下的诸葛亮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毕竟即便是到了后世信息化充沛到了爆炸,只要有心就可以收集到相关信息的年代,依旧还是有很多十几岁的年轻人,只想着要怎么爽,怎么快乐,未必有人愿意留心相对来说极其不爽的政治了,而等真正碰上了又后悔何不早知道些。
诸葛亮自然知道诸葛瑾口中所说的七国之乱并不只是说汉景帝的事情,而是指着当下的情况,甚至是说在地方割据之下的豪强士族体系。
这些地方豪帅,乡土大户,就像是小型的七国一样,将大汉王朝分裂成为一个又一个小的藩镇,然后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统治权利,即便是明知道了相关的律令,也是当做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
反正不知者不罪么?
这话是谁说的来着?
这些人为什么又会说这样的话?
故而,此事,此律,乃试之也……诸葛瑾说道。
试之?诸葛亮皱眉,思索着。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周先生请坐下,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是不是你说的?不是么?就算是你说的罢……那么这个新鲜事是指代着什么?
是利益。
当一切事情摆放上了利益的透镜之后,很多东西就原形毕露出来了。
当做这些汉代土着都是傻子,都被降智了么?
难道这些士族之辈都看不明白?亦或是斐潜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反抗?
真要是这么想的,怕不是自己就是个傻子。
作为旧势力,关中的这些士族豪帅无疑是当下大汉东西割裂的既得利益受益者,如果不是斐潜,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依旧是被当做二等士族,蛮夷之家,被豫州冀州一大帮子人排斥在朝堂之外,又要挡着羌族入侵,又要舔着山东之人的后沟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关中山西的士族,地方豪强心里会舒服么?会心甘情愿的躺倒,然后还要大叫着好爽好舒服么?
所以只要斐潜不掀翻现有的桌案,即便是斐潜有些出格的举动,大家表面上依旧笑呵呵的是好朋友。顶多就是在桌案上暗搓搓的吐个口水啊,抢个豆盘啊什么,反正一切都在围绕着桌案不能翻的条件下,被抢走豆盘的,也就多数咬牙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